□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宓家峰通讯员田明
“大家看,这是刚刚采摘的猕猴桃,个大味美,营养丰富,维C的含量那是杠杠的……”伴着猕猴桃园的阵阵秋风,聚光灯前来自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商务贸易系的李芳雨和颜雨彤两名同学正在直播销售“博山猕猴桃”。
进入9月,博山区源泉镇猕猴桃片区迎来收获季,由淄博市职业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全市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电商助农”活动进入了“旺季”。在源泉镇的田间地头忙碌着“电商助农”小分队的身影,他们在职教帮扶农业农村之路上走得步履铿锵,坚定有力。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今年年初,市职教研究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深入院校企业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寻找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在一次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市名优农副产品销售存在瓶颈,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5月,由该院主办的一场以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周村举行。会上,来自全市十三所职业院校以及三家涉农企业、农业高校专家进行了交流研讨。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确加强专业建设,开展“电商助农”助力乡村振兴的“职教方案”。会后市职教研究院下发通知,于今年5月至10月集中开展产教融合“电商助农”活动,探索乡村振兴的“职教实践”。
实践看行动,更看力度。
“我非常珍惜这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把淄博的猕猴桃销往全国各地,打造淄博的靓丽名片。”9月6日,博山区第十一届猕猴桃文化旅游采摘节现场,来自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大二电商专业的徐辑谦同学对接下来的电商直播活动充满了期待。同日,由该校五名同学组成的直播电商团队在猕猴桃主要产区——博山区源泉镇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课程。
9月10日,淄博职业学院电商部主任刘玉明带领“电商助农”小分队,一大早便驱车60多公里赶到博山区源泉镇源北村,与市教育局驻村第一书记王大坤及村委负责人汇合,一起研究该村的猕猴桃电商销售方案。“我们现在是一村一策,根据猕猴桃收获的‘档期’,合理安排电商销售,压茬进行,最终目的是把猕猴桃销出去。”刘玉明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自5月份活动开展以来,淄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淄博信息工程学校、淄博机电工程学校等多所职业院校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来。市职教研究院通过编发活动简报、开展案例征集等形式积极推进,各院校纷纷将农场变身课堂,将教育与乡村产业相融合,从实践和群众中寻求课题答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5月,淄博信息工程学校经贸系师生一行30余人,来到位于淄川区太河镇的酸枣芽基地,参加电商专业研学活动。
6月,市职教研究院组织职业院校电商专家、师生到市教育局第一书记挂包村开展“电商助农”现场研讨,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了解“数字电商”背景下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现状,对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进行路径研究。同月,淄博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淄川)和乡村技能培训基地在淄川区西河镇揭牌。聚焦智力支持、电商培训、文化建设,多要素驱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7月,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新媒体社团赴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与萌水中学师生开展“爱文昌,我为家乡代言”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萌水镇农业合作社,对糯玉米、西瓜、蜜薯等特色农特产品进行了现场推介。
8月,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助农直播活动在淄川区太河镇东下册村猕猴桃生产基地展开。仅一个多小时,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破万,达到了用专业知识智力助农,为乡村振兴助力的目的。
9月,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等各院校电商直播团队纷纷化身猕猴桃“代言人”,通过直播镜头,声情并茂地讲解猕猴桃品种、特点,让网友“零距离”了解淄博猕猴桃的同时,传递共享劳动成果,共助乡村振兴的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培育电商专业人才,市职教研究院组织职业院校在做好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电商客服、运营、直播、仓储、配送等技能优势,围绕乡村振兴,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助农培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技能,有效促进了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农民致富奔康。
“围绕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电商助农’为主题,通过建立产业对接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农民致富,丰富了职业教育研究的内涵,对职业教育发展是一种有力的促进,更是最好的实践。”淄博市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张荣国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