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全覆盖活动更丰富

让文明实践像蒲公英一样撒种生根

□本报记者杨淑栋

本报通讯员马翊家李洁心

7月12日,淄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观摩推进会暨文明实践联席会议召开。此前,记者走访了淄博各区县的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

在淄川区双杨镇西张村“明理长廊”下,村级宣讲员王传文正拿着报纸,为村民宣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的会议精神。村民们认真聆听,不时地讨论几句。

今年以来,淄川区组织名村级理论宣讲员、名离退休干部宣讲员,在全区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理论政策宣讲。一个个“明理胡同”“明理长廊”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阵地。

而在“全国文明村”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文明实践广场、乡村记忆馆、民俗博物馆、文明实践宣讲室、文化活动室等文明实践活动场所,更是搭建起功能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记者发现,在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都有一个显眼的“蒲公英”标识,寓意每个站点就像蒲公英一样,立足践行,做文明的种子,去传播希望和爱,凝聚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形成社会文明风尚。

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新胜介绍,淄博市是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已建成区县文明实践中心8处、镇(街道)实践所88个、村(社区)实践站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另外利用中小学校、非公企业、文明单位、农贸市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建设各种形式的实践站个,深化拓展取得了一定成果。

志愿服务力量汇聚

“我们是60岁以上老人,享受着党和政府的照顾,我们更要争做爱心敬老志愿者,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桓台县果里镇伊家村村民边和亭是村“陪你到老”志愿者之一。他的队员们平均年龄超过65岁,定期为村中8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量血压、陪伴聊天,既为高龄老人增添欢乐,也充实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目前,淄博市各级已普遍建成“党员、入学升学、新婚礼、陪你到老、大健康、四点半课堂、理论、文化文艺”“8+N”志愿服务队伍,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70万余人。

淄博市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目前,部分区县建立了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运行模式。今年3月,淄博市发布了“爱我淄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开启品牌化运作。

李新胜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要准确把握农村群体、城市社区群体的不同实际情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