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0117.html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金融系统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而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是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

牢记“国之大者”,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自成立以来,坚持政策性定位,加快数字化转型,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山东农担成为全国首家累计担保突破千亿大关的省级农担公司,累保金额占全国的七分之一,较40亿元注册资本将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放大了29倍;发挥“乘数效应”拉动社会投资多亿元,为山东省增加地方税收多亿元;在稳固农业基本盘、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丰收卷”上擘画出浓墨重彩的金融底色。

金融活水,赋能“蔬菜之乡”产业兴旺

盛夏以澜,清秋已至。走进“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在洛城街道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大棚里,一陇陇绿色的五彩椒苗正蓬勃生长,再过两个多月,就将迎来收获。

寿光市东斟灌村的五彩椒大棚。顾玉雪摄

“这个大棚种植了2万株五彩椒苗,每年纯收入30万至40万,两年即可收回大棚成本。”东斟灌村党委书记李新生说,“年成立合作社以来,将全村种植户联合了起来,以种植温室五彩椒为主,现有蔬菜大棚个,面积亩,年产优质彩椒吨,产品销售至甘肃、贵州、西藏等全国多个省份以及俄罗斯等地区,把斟灌五彩椒这个品牌做出了知名度。”

东斟灌村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薄弱,在走上转型之路前,以种植棉花、小麦和玉米为主,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

近年来,东斟灌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先后领办了“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逐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可带动的蔬菜产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彩椒产业。

“年初新冠疫情期间,合作社为保障社员们种植经营,通过山东农担‘强村贷’产品获取了万元贷款资金。有了资金保障,不仅解决了种植、销售的后顾之忧,还进一步刺激了农户扩大规模的积极性,当年合作社种植规模逆势上扬,村民新建大棚50余个。”

“我们从寿光农商行申请农担担保贷款,比正常贷款便宜一半,而且,农担给我们提供省财政贴息,贴3.%。”东斟灌村村委书记李新生表示,村集体领办合作社一般有效资产少,而农担资金低成本、纯信用、稳定性高,完全匹配农业生产周期,长期支持农业发展。

此外,农担还撬动多方助农力量,与潍坊市总工会、合作银行多方搭建“潍坊工创贷”服务平台,让合作社享受到工会保费补贴政策。

目前,东斟灌村蔬菜经济活跃,农户们争相建设长达米的高温大棚、村内蔬菜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带动效应明显。年轻种植户申请鲁担惠农贷热情高涨,农担已为该村农户投放担保贷款二十余笔,金额1余万元。

东斟灌村是山东农担支持寿光蔬菜集群、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寿光,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达60万亩,通过大棚“两改”和智慧产业化,已经由原来的“土棚子”发展到了第七代智能化温室大棚,蔬菜年产量达万吨。

结合当地政府产业发展方向,山东农担与寿光市金融投资集团创新打造了“国企+农业园区+金融”的政策融合模式,为其投建的亩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整体授信万元。

“园区与菜农建立‘合伙人制度’,协助菜农通过农担从银行拿到贴息贷款,用于支付大棚租赁费及生产资料费用,实现‘拎包入住’。菜农不再为资金担忧、为技术发愁、为销路考虑,只要负责好田间管理,就能达到少投入、多收益的效果。”

在园区负责人常永看来,金投与农担的“牵手”,在于农担是政策性担保公司,有着真正支持农业发展的初心,而不是为了盈利。

作为政策性、专注性、独立性的省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山东农担通过完善“农政银担”合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截至今年8月中旬,累计为全省20.8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7亿元,成为全国首家突破千亿大关的省级农担公司。

“我们牢牢扭住产业这个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部署要求,深度融入农业场景,实现了农业信贷担保与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山东农担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安民说。

机制凝力,激发博山猕猴桃全链条发展

在淄博,全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植根博山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的80%,“博山猕猴桃就是有点甜”唱响省内外,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在淄博市博山区,猕猴桃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山东农担供图

“博山区猕猴桃产业已经非常成熟,但现在的困难是扩大生产面积,需要有土地,而且新种植猕猴桃需要三年才能结果,前期资金投入比较大。”这是淄博相天莲生态农业项目负责人李政面临的困扰。

但自从山东农担公司在博山区设立农担办事处,全区各乡镇成立农担工作站,形成完善的政策性担保服务体系后,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再也不用给银行提供房子抵押了。”李政说,“现在各家银行都可以办理农担贷款,贷款效率很高。”

目前,农担工作已逐渐成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政策工具。截至今年7月底,山东农担公司在博山区累计担保笔,担保金额万元,其中支持猕猴桃种植户户,金额万元。帮助种植户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示范园等,形成了多个核心生产示范园区,带动周边百姓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博山猕猴桃细嫩多汁、芳香浓郁,但优势同时也增加了其在存储、运输和销售等的难度。因此,山东农担除了为博山猕猴桃产业提供融资担保,帮助农户拿到贴息贷款之外,还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成果,赋能博山猕猴桃产业转型发展,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冷链系统破解博山猕猴桃“产、销、存”难题。

年9月,山东农担子公司鲁担产融公司基于“空间电场+恒温蒸发器+模块化组合”的一套五联冷藏箱全新冷链装备,在博山区源泉镇落地,这成为博山猕猴桃实现高质量保鲜储存的新突破。

“通过农担冷链存储,猕猴桃保鲜可以延长三个月,拉长销售周期价格上涨,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冷链平台还可以收集产销数据,及时防范风险,以冷链平台为依托搭建对接的商超销路,帮助经营主体打通营销渠道。”项目经理曹昂介绍。

在博山区政府与山东农担签订的数字农业先行区建设及猕猴桃产业提升合作协议中,猕猴桃产业链发展建设被提上日程,从田间到餐桌,农担为整个产业链赋能。

放大政策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金融机构等的多方合作,用“机制”凝“合力”。

近年来,山东农担创新政担合作机制,按照机构下沉、人员下沉的要求,搭建了“公司总部+市级管理中心+县级办事处+乡镇(街道)农担工作站”的四级服务网络,撬动全省政担合作层面0多人参与农担工作,形成了全覆盖工作体系。

多措并举,破解“三农”融资难题

农业信贷担保是财政职能的延伸、财政支农的补充,是以“政府+市场”“财政+金融”手段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重要创新。

从年起,中央开始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每年从中拿出亿元作为注册资本金,用三年时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用担保的方式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山东农担于年12月18日成立,服务农业生产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项目,到位注册资本金40亿元。

破解“三农”融资难题,山东农担何为?

张安民介绍,为破解融资难问题,山东农担切实加强“农政银担”多方合作,不断探索多种金融工具协同支农机制,目前已经和省内多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扶持了全省20.9万户农业经营主体,在保额过亿元的县区达到个,过十亿元的县区有10个,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易得性大大提高。

为破解融资贵问题,山东农担切实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提出担保费减半收取等举措,粮食种植和其他行业担保费率分别降至0.5%和0.75%,目前仍是全国担保费较低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财政+金融”双驱动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政银担协作让利于民,农户在享受财政贴息贴费后,实际融资成本仅约2.69%,累计为全省21万户农业经营主体节省资金多亿元,户均减负5万多元。

为破解融资烦问题,山东农担坚持金融科技引领,推动数字化转型,研发了担保业务管理系统,具备自动验证、电子签章、电子合同、扫码缴费、电子发票等功能,让业务流程从最初的线下手工作业、人工审查,到全流程一网通办、“人机同行”审查审批,再到全线秒批秒贷零人工干预。目前,50万元以下项目当天即可审批完成,万元以下产业集群、产业链项目2-3天完成,万元以上缩短至5-7天,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不误农时。

目前,山东农担累计为山东全省20.9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亿元,较40亿元注册资本将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放大了29倍;发挥“乘数效应”拉动社会投资多亿元,为山东省增加地方税收多亿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