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发现了三座未被盗掘的汉墓。
第一个是年发现的河北满城汉墓。军队修工事,一炮就崩出来了。据说战士下去以后,手搭凉棚拿电筒一照,吓得就跑上来,说不得了了,里头全是金子。这个汉墓是经周恩来总理特批发掘的,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亲临现场指导。这个墓葬完全仿宫殿,非常宏大。
满城汉墓属于诸侯一级的大墓,居然未被盗掘,这让所有的学者震惊。墓主人是中山靖王刘胜,汉书说他乐酒好肉,就是爱吃爱喝。还说他有子百二十余人。
这里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是什么呢?就是大家熟知的长信宫灯。鎏金,姿势优美,灯罩可以活动,大袖子里走烟,烟直接进入水里,完全环保。
它让世人第一次看到金缕玉衣。之前,金缕玉衣都只有文献记载,谁也没有见到过。还有错金银的博山炉,也非常漂亮。
当时,郭沫若到达现场,让工人赶紧往那边挖,说那边可能还有一个墓。这一挖,就把刘胜夫人窦绾的墓葬挖出来了。在满城汉墓出土文物的基础上,河北省博物馆建起来了。
汉代诸侯一级的大墓,未被盗掘的还有两个。
一个是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有一万多件一一只要是大型汉墓,出土的文物都是万级的。比较多的是丝织品,有一件纱衣,从头到即下来仅有四十九克,不到一两。还有大量精美的漆器,写着“君幸酒”“君幸食”。
更重要的是一具老太太的遗体。两千年尸身不朽,出土时身上竟然有弹性,头发都是黑的。经解剖,发现老太太死前几个小时吃过香瓜,可见她是抱病身亡的,有可能是心脏病。
还有一个就是南越王墓。南越王墓博物馆基本上是按着原始状态布局的,除了展出大厅,整个墓道什么的,都允许进去看。南越王墓规格比较小。南越王赵佗是北方人,他是河北人,当年被秦国派过去。过去老说南方有瘴气,就是湿气,北方人尤其不适应。过去的人,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今天的人是适应科技环境,所以没有什么水土不服的问题。赵佗非常适应广州的水土气候,且乐此不疲,不愿意回去,就在远离中央的地方称帝。墓葬里出土了一方印,印上写着“文帝行玺”。这文帝是谁呢?是他的孙子赵昧,也叫赵胡。为什么赵佗的儿子们都没继承这王位呢?因为赵佗活的岁数太大,把儿子们全都给熬死了,儿子没活过爹就全走了,孙子直接接了爷爷的班。赵佗的墓在哪儿呢?知道古人是这样的,孙子的墓一定不会瞎理,一定跟他爷爷的墓是有联系的。有人认为,赵佗的墓葬就在越秀山内。如果赵佗的墓被发现了,倘若未被盗掘,出土的文物,将大大地优于南越王墓。
而这三座墓都是偶然被发现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