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豆腐~”不少人儿时的记忆里都有豆腐的叫卖声。你爱吃豆腐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豆腐。各地都有特色的豆腐或豆制品。哪里的豆腐最好吃,各地网友都在为自己家乡打CALL。

今天我们来聊聊各地各具特色的豆腐及其吃法。

1.安徽:淮南八公山豆腐、腊八豆腐、徵南毛豆腐

淮南八公山豆腐——你知道豆腐的起源吗?这就不得不提安徽淮南八公山豆腐。传说多年前,淮南王刘安热衷炼丹。刘安常在八公山中炼丹,有一天他用豆浆培育丹苗时,碰巧加入了石膏,无意间,豆腐便诞生了。

首先在提到八公山豆腐前,要先了解一下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区别。北豆腐用的是卤水主要物质是氯化镁,它点出的豆腐比较硬。南豆腐用的是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用它点出的豆腐质地细腻柔软。

八公山豆腐是用石膏作为凝固剂的,口感较为水嫩。“白如纯玉,细如凝脂,吹弹可破”。四季可吃,所以又叫四季豆腐。还有八公山豆腐宴,小葱拌豆腐、鲜腐皮、八公山豆腐鱼头煲、酿黑豆腐、清汤白玉饺,脆皮炸豆浆、自磨豆腐、淮上豆腐排、如意豆腐卷、神仙豆贴饼、原味豆浆……

淮南豆腐宴

黟县腊八豆腐——腊八节前后,黄山家家户户就开始晒制腊八豆腐了,抹过盐水的豆腐在阳光下慢慢晒干,豆腐中的水分被蒸发,让它的质地变得坚硬,口感更有嚼劲,在制作时加入的八角与辣椒的香味更为浓郁。做好的豆腐可以保存两三个月。

徽州毛豆腐——“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徽州毛豆腐和臭鳜鱼一起被称为徽菜二绝。毛豆腐是鲜豆腐制成后,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据菌丝长度还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等。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据说是当初朱元璋屯兵扎营期间,百姓送来的水豆腐太多,因为天热长出了白色和褐色的绒毛。为了不浪费,朱元璋就命厨子先油炸,再用多种佐料焖烧,便有了今天的毛豆腐。

2.东北冻豆腐、克东腐乳

东北冻豆腐——在东北,冻豆腐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冬天,将切成寸块的豆腐,放在室外接受严寒的洗礼,室外低温让豆腐内的水结成冰,膨胀的体积挤压豆腐蛋白组织,让豆腐口感更有韧性的同时,也制造了众多孔隙。在炖煮冻豆腐时,这些孔隙充分吸收着炖菜的汤汁,就像海绵一样。冻豆腐的吃法有很多,炖白菜、炖血肠和涮火锅等。

黑龙江克东腐乳——个大偏咸,酒味重,腐乳蘸馒头、腐乳拌饭等是常见吃法。

3.北京老豆腐、王致和臭豆腐

北京老豆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豆腐用“盐卤”点卤,凝固后质地老韧,颇似豆腐,豆腐含水量相对较小,质地较粗糙,能看到明显的孔隙,颜色偏黄,有较明显的“卤水味”,口感比较“老”,所以称之“老豆腐”。非常适合煎、炒、蒸、煮、炸。

小吃“老豆腐”以豆腐为主料,浇上六、七种诸如酱油、酱豆腐、韭菜花、虾酱、蒜泥和碎葱花等浇头。

王致和豆腐乳——多年前,王致和的酱园在前门开业。因为在制作腐乳的工序中多加了苦浆水,它发酵出了别地腐乳所不具备的特殊甜味和酯香。这样做出的成品呈豆青色,慈禧太后吃过都说好,赐名为“青方”,从此芳名远播。

4.天津八珍豆腐、酱豆腐

八珍豆腐——是人们去天津下馆子必吃的一道菜。八珍豆腐呢?顾名思义,就是八种食材与豆腐的结合。八珍说法不一,如果在家制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而且在天津每家餐馆的八珍豆腐里的八珍也是不尽相同的。一般八珍里都会有虾仁、海参、鸡丁等。而豆腐必须要用盒豆腐。

天津酱豆腐——即腐乳。天津人习惯把酱豆腐捣碎搅成腐乳汁。酱豆腐在天津人的早餐里拥有“神”一般的地位,煎饼果子里要抹、锅巴菜上要淋、老豆腐里有它、卷圈里也有它。

5.山东博山豆腐箱子

博山豆腐——博山这个地方基本都是用酸浆点豆腐。酸浆,是把豆浆成脑过程中沥出的水,储存发酵,最终变成富含乳酸及蛋白酶的纯天然凝固剂。

博山豆腐箱子为山东名菜,传说乾隆曾在博山品尝此菜,赞赏不已,此后便身价倍增此菜制作工艺独特,形如宝盒,形状优美。

6.河南洧川豆腐

洧川豆腐——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的地方传统特产。其采用尉氏县特产“尉青豆”为原料,经过选料、浸泡、磨浆、淬取、煮浆、点浆、压制等流程,制作出的豆腐可用秤钩挂,也可用麻绳穿提,放到锅里久煮不化,炖不变形,并且越炖越筋。其最有名的做法当是羊肉烩豆腐。

在开封陈留,将黄豆制成的豆汁倒入锅内烧滚,改小火细烧,豆汁上结一层皮,这就是豆腐棍皮。将豆腐皮卷到秸秆上,放在屋外晒干,覆将晒干的豆腐棍蒸热使软,抽去秫秸棍即成空心豆腐棍。煨、烧、炒、酿,自成风味。

还有河南遂平的菊花豆腐,豆腐用刀切成菊花状焖汤,切丝的豆腐在碗中绽放出一朵花。浚县的“王桥”豆腐与豆腐皮,太康马头豆腐干,柘城的酥制培乳等。

7.湖南长沙臭豆腐、组庵豆腐

一提起湖南美食,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长沙臭豆腐,它是由“黄豆”和“卤水”发酵而成,做豆腐的卤水配料是豆豉、香菇、冬笋……多种鲜味满满熬煮。炸好的臭豆腐,外焦里嫩,鲜香微辣,虽然臭气扑鼻,但是味道浓郁。

“点豆腐不用卤水和石膏”,榆林“三大怪”的其中一句说的便是陕西榆林豆腐。相传,在康熙途经榆林时,被一道“菠菜烩豆腐”征服,吟之“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当地为了吃出豆腐的原味,榆林豆腐常被用来做小葱豆腐。豆腐与葱花相互依偎映衬,有着青青白白的美丽;豆腐伴着香油的芳香,葱白甜中略带辣意,还能吃出个平平淡淡的幸福。

组庵豆腐——是湘菜中的名菜,豆腐由去皮的豆腐蓉,打碎的鱼肉,鸡汤,蛋清后蒸制而成,汤料再用老母鸡,猪骨,瑶柱,火腿等十二道材料熬煮12个小时,从40斤水熬成10斤浓汤......看似素菜,入口却有各种鱼肉海鲜的美味。

8.江苏扬州文思豆腐、烫干丝

文思豆腐——经典的淮扬菜。这是一道很见刀工的菜,豆腐丝如线能穿针。用鸡清汤将切成头发丝粗细的香菇、冬笋、火腿、鸡脯肉煮沸,再用鸡清汤将豆腐细丝煮沸,口感软嫩清醇,细密的豆腐丝入口即化。

还有烫干丝。干丝切得极薄,每一丝都火柴棍一般粗细,极考验刀工。干丝切好之后在沸水反复冲烫,再用酱油、水、糖、盐、姜丝、香菜、虾仁、花生米等来调味,入口软嫩柔滑又有弹性

9.四川麻婆豆腐、沙河豆腐、西坝豆腐

这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集合了麻、辣、烫、咸四种口感。据传,此菜源自于一位陈姓的婆婆,因为脸上有几颗麻子,故被称为“麻婆豆腐”。

四川高县盛产一种盐卤豆腐——沙河豆腐。这里制作豆腐用的水是来自上龙山的山泉水,盐卤则是大山深处的岩盐,沙河豆腐的做法讲究一个字“重”:用油重,用料重。将豆腐伴着足量的豆瓣、蒜粒、葱头等进行煎炸,豆腐充分吸收了佐料的味道与香味,外酥里嫩,鲜香诱人。

四川乐山西坝豆腐——在乐山,白嫩绵滑的西坝豆腐十分受欢迎。《早餐中国2》里就有乐山豆腐脑的画面,每家店的老板在豆腐脑的调味和用料上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加粉蒸牛肉、牛脊髓,有的加个鸡蛋,混合海椒、葱、芹菜就能让它别具一格。

此外,在四川,无辣不欢的四川人,将豆花佐以辛辣调料,并就着米饭,于是有了“豆花饭”。

10.云南石屏豆腐、建水豆腐

在云南,石屏豆腐、建水豆腐、七步场豆腐、倘塘黄豆腐、密祉豆腐宴等,形成了浓厚的云南吃豆腐文化。

云南石屏豆腐——“云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烤着卖”、“吃肉不如吃豆腐”。云南石屏古城,号称云南的豆腐之乡。石屏豆腐是云南石屏县专门盛产的一种小食,历经余年经久不衰。它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石屏县特有的地下井水来点豆腐。最尝见的做法就是煎与烤,然后直接食用即可。

云南建水豆腐——建水人用酸浆来点卤(酸浆是制作豆腐后沥出的汁水,在适宜的温度下,由自身的乳酸菌发酵变酸),因是酸浆点卤,建水的豆腐在发酵过程中会带有一股特殊的酸味,待豆腐发酵成熟,酸味自动消失。

烧豆腐丨《舌尖上的中国》

云南七步场豆腐——与石屏、建水豆腐并称云南三大豆腐,是用卤水来点卤的豆腐。

位于昆明呈贡的七步场制作豆腐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臭豆腐是其招牌,在清代已得到过康熙帝的赞美,赐名“青方臭豆腐”,列为“御膳房”小吃之一。现为呈贡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倘塘黄豆腐——“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拴着买”。倘塘镇,是云南宣威的一个小镇,以出产黄豆腐闻名。先把做好的豆腐用小块纱布包裹起来,浸放在一种叫姜黄汤的汤汁里。小火煮上十来分钟,让黄色的汁水慢慢渗入豆腐块的外皮。

密祉豆腐——点卤方式与建水豆腐和倘塘黄豆腐一致,均为酸浆点卤。密祉豆腐宴八大碗:一碗豆浆,一豌豆花,一碗油炸豆腐,一碗豆腐肉圆子,一碗麻婆豆腐,一碗荷花豆腐、一碗毛豆豆腐煮大蒜、再来一碗野坝子黑肉鸡(野坝子,又名野巴子、狗尾巴香,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等省)。

11.客家地区酿豆腐

天下酿菜出客家。广东广西、福建江西、香港澳门、海外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客家人爱吃酿豆腐,在豆腐中间开一个口子,将剁碎的香菇、鱿鱼、虾仁、猪肉等馅塞进去。热油先将豆腐煎的金黄焦脆,再放入砂锅中炖煮入味。

还有湖北恩施懒豆腐(和渣)、重庆血豆腐、杭州名菜炸响铃,贵州贵阳青岩豆腐、豆腐圆子,山东曲阜熏豆腐,陕西咸阳乾县豆腐脑、汉中的菜豆腐……

全国豆腐之多,特色的豆腐、特色的吃法也很多。也无法争出高下,也许对我们大家来说,最喜欢的那种豆腐味道,就是来自家乡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