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http://pf.39.net/bdfjc/140112/4325497.html

图说:至尊熏炉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杨玉红)一炉香事,万般风雅。3月12日,岐臻异宝之匠仁——陈巧生铜炉艺术回归展在华宝楼开展。展览集中展出苏州铜炉制作世家两代传人陈巧生以及陈冠臻的作品,及陈巧生大师个人珍藏的古代铜炉。

“数声墙竹萧萧雨,一缕铜炉淡淡烟。”焚香熏室、静心礼佛,一鼎铜香炉,是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雅器。中国的铜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商代就有了用于取暖的铜炉,但这时期的铜炉还只是少数贵族才能享用的器具。到战国时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铜炉才开始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及至汉代,铜炉有了更多的功用,上层贵族们开始用各式铜炉温酒、熏香、除秽。

无论是取暖的碳炉还是温酒炉,都更偏于实用。而熏香炉则有所不同,古人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赋予它更多的美感和趣味性。汉代《香炉铭》中描述熏香炉:“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这般幽静、缥缈的景象,不难想见熏香炉的精巧玲珑。

汉代熏香炉以博山炉最为典型,博山炉的形状比较奇特,分为器盖、炉身和足三部分,盖上装饰着连绵的仙山以及各种各样的奇花异兽,盖中还有孔,以便香气溢出。如果说汉代博山炉是铜香炉的鼻祖,那么明代的宣德炉则是香炉的巅峰之作。

图说:夔龙钮爵足熏炉

宣德炉是由明宣德皇帝亲自参与督造的香炉,器型庄重典雅,做工精妙绝伦。宣德炉也是古代历史上首次运用珍贵黄铜铸成的铜器,更首次在铜器外表制作多彩的颜色皮壳。宣德炉的诞生,将铜炉制作技艺推向了历史高峰,其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宣德炉成为了古代铜香炉的通称。宣德炉融合了青铜器、瓷器等器物的经典器型,在形制上讲求中和之美,代表了传统审美文化的理想。可以说,宣德炉创造了历史上的铜炉文化二次复兴。自明代后,铜炉成了极为流行的文玩雅器。文人雅士们钟爱其色泽幽雅、精光内含的美感,也欣赏其不着纤尘、静而不嚣的气度。

或许因为烧制宣德炉的技艺过于繁复,又或许伴随香文化的衰落,宣德炉技艺在清末民初时已彻底失传。直到巧生炉的出现,才弥补了这一让人痛心的历史遗憾。陈氏家族自清代开始制铜炉,陈巧生是家族的第三代制炉人。为还原宣德炉古韵,自幼从事铜器制作的陈巧生付出了半个世纪的心血,最终成功复原了这项失传已久的技艺。

图说:吉祥如意熏炉

从宣德炉到巧生炉,不仅仅只是秉承古法。陈巧生勇于推陈出新,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弟子们不断尝试,完善并发展了铜炉开模、炼铜、铸造、皮壳制作等几十道关键工艺。巧生炉造型典雅,皮色润和,古色古香,宝光内敛,充满灵气。自20世纪80年代起,铸有“陈巧生制”等款识的铜炉备受中国铜炉界和收藏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