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聚焦发展大局、紧盯群众关切,决定将人大评议工作由监督“部门”转为监督“事项”。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票决确定了20项专项评议事项,根据职责划分,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博山分局为专项评议事项职责部门。
评议工作开展以来,职责部门坚持边评边改、以评促改,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工作水平实现新的提升。即日起,开设“人大专项工作评议”专栏,系列报道职责部门专项评议事项整改推进情况,全面呈现在区委正确领导下,人大依法履职、部门忠诚尽责的生动实践,以期凝聚发展力量、续写发展华章。
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唱响优扩并举主旋律谱写工业发展新篇章
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有了新提升,制约企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有了新突破,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更加紧密,新物种等优质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氢能产业发展势头正劲,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新闻媒体对年度专项工作被评议的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集中评议活动中,记者通过实地体验采访,切实感受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以评议促整改、以评议转作风、以评议抓落实带来的工业产业品质提升。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产业是博山经济发展的‘基石’和优势,新经济是博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人大常委会把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和培育壮大新经济,作为专项工作评议的重点,切中我区工业发展的要害。我们要牢固树立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的理念,把区人大专项工作评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突出重点、聚力整改,做深做实‘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全区工业产业品质提升。”
实施技改项目带动战略
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有了新提升
在山东宏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经过技术改造,企业车间内窑炉实现智能化控制,生产车间干净整洁,在智能系统控制下有序运转,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技术改造,窑炉寿命由5年提高到了8年,整个窑期可节省天然气约万元;配料及原料输送全部实现自动化,效率提高80%;节约人工近百人,年可节约人工成本万元;环保指标大幅提升,年可节约环保运营成本万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宏达玻璃是我区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典范,在其带动下,行业领域18家企业已开始实施技术改造,在我区汽车部件、耐火材料等行业同样产生了类似的连锁反应,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区人大专项工作评议以来,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评议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项目策划机制,以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小微企业为重点,围绕“五个优化”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方案,明确企业优化提升重点、发展目标、路径举措和支撑项目,组织海尔卡奥斯等服务商入企诊断,累计服务企业余家。狠抓技改项目建设,1-9月份在库制造业技改项目个,累计完成投资15.19亿元,同比增长6.3%。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充分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全区共有个项目进入全市技改贷项目库,累计有46个项目获得“技改专项贷”4.49亿元,为13家企业争取年省级技术改造设备奖补资金万元。
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制约企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有了新突破
技术创新对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塑造产业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紧紧围绕评议目标和要求开展工作,在整改过程中,注重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鼓励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淄博民康药业包装有限公司实现预灌封注射器生产设备的全国产化替代,彻底摆脱欧美“卡脖子”制约;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太阳能发电玻璃基板升级改造项目是国内首条TCO导电膜玻璃生产线。今年以来,全区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新增省级、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各1家,6个创新项目入选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4项产品入选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名单、2项产品列入省首台(套)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行动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北汽海华金属板簧生产线智能化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通过数据采集,生产进度可实时掌握;通过激光导航AGV配送系统,车间物流搬运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来生产3万吨的金属板簧,至少需要名工人,智能化改造后只需要30名工人,用工成本大幅降低,同时降低了作业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区人大专项工作评议以来,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评议工作要求,扎实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工业互联网精准助企活动20余场,培育4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示范带动50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4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机电泵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入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1个、省级智能制造场景3个;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建设5G基站个,全区累计建设5G基站个。
建立优质企业培育体系
新物种等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
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成长性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是实现“工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评议工作要求,建立完善“专精特新-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培育体系。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9家企业纳入全市“旗舰”培育库,5家企业列入市跨越发展计划企业名单。
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
氢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氢能产业是抢抓产业风口、超前布局新经济的标志性赛道之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紧紧围绕评议目标和要求开展工作,把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作为布局新赛道的重要内容,积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协调帮助企业抓好项目建设,协同开发区抓好氢能产业园建设,扎实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项目、爱德曼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项目落地投产,氢能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构建新经济发展生态体系
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加快发展新制造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经济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评议目标和要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推广应用工业设计、共享制造、个性制造和服务制造,着力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今年以来,全区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截至目前,全区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
“区人大常委会确定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为评议对象,是对工信系统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提升工业工作的重要机遇。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以此次评议为契机,把评议作为提升能力的‘助推器’,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促进人大评议和工业发展同频共振、良性互动。”高波表示。
原标题:《博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唱响优扩并举主旋律谱写工业发展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