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检察日报》第期03版

两年前,湖南卫视播出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后,“绿水青山带笑颜取景地”等关键词一度冲上热搜。这部融合了乡村美景、人文历史、民间风土文化等带有山东淄博特色的电视剧,向观众展现了老工业城市秀美的一面。

山清水秀的美景背后,也凝聚着山东省淄博市检察机关护佑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年以来,淄博市检察机关以“四大检察”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引,聚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合力,成生态资源保护齐抓共治之功,留下了一个个守护绿水青山的检察印记。

博山:检察官在街头宣传森林防火法律知识。

淄博:驻鲁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淄博市生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淄川:办案检察官实地勘查现场,查看废弃矿坑填埋情况。

破题:小专项撬动大融合

淄博是山东乃至全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工业经济沉淀了百年发展历史,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然而,曾几何时,地下挖煤、地上采石、污水排放留下的生态“疮口”不断损害着淄博的形象,成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堵点”。面对频繁发生的触目惊心的污染案件,如何有效发挥检察职能,保护丰富又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淄博市检察机关深入思考的课题。

长期研究循环经济和生态法学的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伯玉,至今仍对年初自己在淄博市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聘任座谈会上提出的建议记忆犹新。那次座谈会上,他建议检察机关打破部门界限,以区县检察院为办案单元,针对本辖区内具有普遍性的生态损害违法行为,以特色自选动作开展集中监督。

在朱伯玉看来,生态检察工作分散在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职能的交叉分散导致难以形成高效、统一的监督机制。同时,淄博地势狭长,南北高差千余米,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貌形态明显,各个区县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由基层院因地制宜开展“小专项”活动,既可以集中发力,又便于系统治理。

以系统观念审视生态检察发展瓶颈,以基层实践探索破题之路。专家学者的建议契合了“四大检察”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引起了与会检察人员的共鸣。随后,淄博市检察机关研读前沿观点和上级精神,调研基层情况,出台工作方案……方向一经确定,各项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年5月,恰逢山东省检察院决定在30个基层院开展生态环保和食药安全领域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检合一”办案模式试点工作,淄川区检察院和桓台县检察院均入选。淄博市检察院顺势鼓励两级院在办理生态环保案件时,探索生态环保检察领域的职能融合,以优化组合资源、提升监督质效为全市检察机关蹚出新路。

淄川区检察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