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淄博12月17日消息(记者贾晓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三个走在前”充满力量和温度,山东上下备感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原山林场造林护绿64载,座座荒山披绿装。(央广网发原山林场供图)
听党指挥,不辱使命,以走在前列推进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要做到‘三个走在前’,需要各行各业都要走在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林业英雄、山东淄博原山林场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孙建博表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于今年4月7日印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方案》,将淄博市原山林场与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一同列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1月22日在原山林场召开,出台十六条措施,支持原山林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
孙建博为来到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学习培训的党员干部讲述原山艰苦创业历程。(央广网发原山林场供图)
11月2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印发《淄博市原山林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原山林场正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将于年完成“两基地三区”(生态文明传播基地,国有林场“两山论”转化示范基地,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国有林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国有林场“共同富裕”展示区)建设的光荣使命,到年实现林场全面现代化,争做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现实样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艰苦奋斗赶走贫穷落后实现绿色发展
年,第一代原山人面对满目荒芜的石灰岩山地和仅有的百余把铁锨洋镐,提出“建原山勇挑重担,爱原山无私奉献”的建场初期原山精神,他们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在这片热土上封山造林、耕云播雨、移石种绿20载,为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
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接连出台“事改企”试点和森林限伐政策,原山林场财政“断奶”、政策“断粮”。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以往只会种树看树管树的原山人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以副保林养人”的奋斗之路,通过闯市场、上项目赚取资金保林养人。
改革开放前20年里,政策支持银行贷款,林场的发展建设资金和职工工资发放可通过贷款保障。但由于当时林场人缺乏市场经验,老林业思想不解放,各项通过贷款上马的新项目不考虑市场是否需要,且没有遵循市场的要求培育发展,出现了只投入不产出的结果。90年代,银行开始依法收回贷款,林场人才明白,贷的款还是要还的。到年,原山林场陷入了负债万元,家债主轮番上门讨债的困难局面。林场再也没有办法拿钱保生态,给职工发工资。
年底,原山林场的老场长因年龄原因退休。组织上任命孙建博为新一届林场场长。面对巨额债务、职工集体上访、项目经营亏损、机制体制不活不顺等困难,经过场党委的共同研究,结合林场自身实际,孙建博等一班人提出了“从现在开始,一起奋斗,一起创业,一起过日子”,决心围绕“保生态,保民生”两大目标,开始探索艰苦创业、改革创新、自力更生的发展新路。
年春节后,孙建博在就任场长后的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向全场职工立下保证:“从今天起,我孙建博豁上这条命和大家一起干,我身体有残疾治不好了,但我向大家保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原山一定会站起来”。会后,林场本着守住林和吃上饭的原则,迅速关停并转亏损企业,从上到下能股份的股份、能私营的私营、能停薪留职的停薪留职,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上马有市场前景、社会需要的项目,稳定局面。由于改革力度空前,当时全场上下都有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对林场有利,别人不敢试的我们都要试,别人不敢闯的我们都要闯。
“党员干部职工同吃苦,同干活,同劳动,同待遇。作为一名干部就要有吃亏奉献的心态,才能带领大家落实落地的干好工作。”孙建博提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原山“四个特别”精神,一大批党员干部带头作为,率先垂范,成为原山人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
年以后,原山林场上马各项有市场前景、社会需要的绿色产业,党员干部带领职工自己动手干,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央广网发原山林场供图)
组织放心,职工满意,以“一家人”理念凝聚力量筑梦新时代
孙建博上任后,原山林场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先后接管、代管了淄博市园艺场、淄博林业培训中心、淄博市实验苗圃、淄博颜山宾馆4家困难事业单位。通过实行场党委领导下的“一场两制”管理模式,原山林场发展成为由5家事业单位、1家企业组成的综合性经营单位,妥善安置职工千余人,为社会间接提供就业岗位多个,为政府分担了压力,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原山林场整合后,党员领导干部职工的工资待遇不平均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每个人的工资待遇按照所属编制发放,有的干部工资是职工的2至3倍,许多人便提出了疑问:“干一样的活,下一样的力,为什么收入不一样呢?”
为解决职工薪酬分配不一致的问题,实现林场职工“共同富裕”,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孙建博提出了“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的原山“一家人”理念。林场虽然有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四种身份的人,但大家只有分工的不同,收入和各项福利待遇一样,特别是考核标准一样。
“干着一样的活,就要拿一样的工资。‘一家人’理念实际上解决了一个思想上的问题,林场人的收入和心态一碗水端平,为原山发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孙建博说,党员领导干部职工人人露出笑脸,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倍增。但“一家人”并不是“平均主义”。原山林场同时制定了奖罚制度,对贡献大的人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起到了鼓舞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党员干部为职工、为事业干,职工为自己干的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原山林场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年以后,原山人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多项第一。在全国国有林场第一家创办旅游项目,目前年旅游收入超过万;建设全国国有林场中的第一家艰苦创业纪念馆,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的培训人员超过10万人;全国国有林场第一个提出不拖欠职工工资,25年来按时发放、连年增长,比年增长了将近十倍,并且实现了每位职工山上一张床、林场一套房、城里一套学区房的居住目标;建成了山东省第一支摩托化、现代化专业防火队伍,实现林场25年零火警,64年无火灾;全国国有林场第一家实行场党委领导下的“一场两制”管理模式,走出一条林场保生态、企业创效益、公园创品牌的科学发展之路,成为全国推广改革的样板。
原山林场建设起现代化护林房。图中护林员张义清护林41年,见证了原山由荒到绿、变贫为富的发展历程。(央广网发原山林场供图)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为职工办实事。在“一家人”理念的感召下,原山林场建立“双联”制度,制定了完整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反馈明细表,每名党员干部负责联系5至10个家庭,特别是退离休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急难愁盼的问题。连续多年组织开展重阳节和职工体检等健康原山行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