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淄博美食,实用性与美味结合的菜煎饼》

世界各地均有食煎饼的传统,从美国的甜煎饼到墨西哥的辣煎饼样似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但说起那煎饼作主食的地方,恐也只有山东一地了。同是北方煎饼,山东煎饼确是与素有“煎饼之都”美誉的天津煎饼不同。后者口感软糯,前者则是要首先满足储存的条件,因此上需把煎饼中的水汽煎干。

相较与软糯的“津口儿”,山东煎饼则是把实用性发挥到最大了,水汽全干的煎饼是可放置几月都不会发霉的。而吃法山东各地也不尽相同,临沂、沂源等地是拿煎饼做主食的,我有几次去临沂玩耍,见朋友在家拌一盆包子馅儿似的东西,后来直到他将“包子馅儿”炒至全熟,我才忍不住发问“包子不是这样做的”,朋友大笑到“这是卷煎饼用的”。

而淄川与博山的煎饼则又不相同了,旧时淄博经过许久的面食发展,煎饼分为红白两种,红煎饼是高粱面摊制而成的,白煎饼则多用玉米或小米面制成。撕开一角,填入口中,无需佐什么料就清香动人。

淄博煎饼的馅儿也是同山东旁地不一样的,豆腐、韭菜、粉条、虾皮、胡椒拌匀,裹进煎饼中折成四方,一同煎熟。内软外酥、菜香扑鼻,用一张油纸一包即可食用。

清代蒲松龄还著有描写淄博煎饼的《煎饼赋》:“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由此我们不难见出,清朝时期淄博煎饼已是大众的食物了,且制作工艺的之完善也远超我们认知。有一次我在北京工作,正值清明节,同事大都去扫墓了。留我一人在宿舍甚是孤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取出家乡带去的煎饼黯然伤神的吃起来,同事推门进来见此状,遂吓了一个马趴。“清明节,你吃什么黄纸啊!”这件小事,足以说明,各地煎饼的不同矣。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