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 http://www.xxzywj.com/m/

作者:顾跃忠

《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玻璃制品,其中对“金星玻璃”的描述比较独特。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写晴雯病了,虽服了王太医的药,稍减了烧,但仍是头疼。宝玉便叫麝月去取鼻烟来,给她嗅些,说打几个喷嚏,通了关窍就好了。于是,“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 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这里描述的是用金星玻璃制作的鼻烟壶。

金星玻璃鼻烟壶(清代)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描写了芳官名字的变化,由“耶律雄奴”到“野驴子”,到“温都里纳”,到“金星玻璃”,到“玻璃”这样一个过程。说明“金星玻璃”一词是“海西福朗思牙”语“温都里纳”的汉译。

有的学者认为“金星玻璃”出现于清乾隆时期。如山东博山琉璃造办处的张荣先生在《乾隆时期的玻璃工艺——金星玻璃》一文中说:“金星玻璃,又称‘温都里那石’,是乾隆朝首创并只有乾隆一朝才有的玻璃品种,因在红褐色玻璃体内闪烁着无数个金色光点,故名。”

既然“金星玻璃”“是乾隆朝首创并只有乾隆一朝才有的玻璃品种”,而《红楼梦》中出现了“金星玻璃”,故有的学者就以此证明《红楼梦》的成书不可能早于乾隆六年(年),他们说:“红楼梦写作到五十多回,‘金星玻璃’已经出现,也即是年乾隆六年以后的时期了。”所以小说作者不可能是洪昇或者与洪昇同时期的什么人,而只能是乾隆时期的曹寅之孙曹雪芹。

但问题是“金星玻璃”果真“是乾隆朝首创并只有乾隆一朝才有的玻璃品种”吗?答案是否定的。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册“入杂货作、珐琅作”记载:“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年2月13日),怡亲王谕尔等照金星五彩玻璃鼻烟壶样式烧法琅鼻烟壶几件。遵此。”“入杂活作”记载:“(雍正元年九月)初十日(年10月8日),怡亲王交银镀金温都里那石盒一件,王谕:照此盒的样式做几个。遵此。”“入撒花作”记载:“(雍正元年三月)二十日(年4月24日),怡亲王交文都里那石鼻烟壶四件,珐琅匙盖,王谕:酌量另配做匙盖。遵此。”“入杂活作”中的“温都里那石”和“入撒花作”中的“文都里那石”,应该都是“金星玻璃”的外文音译。

可见,早在雍正元年(年),清宫造办处就已经在烧制金星玻璃了。所以“金星玻璃”“是乾隆朝首创并只有乾隆一朝才有的玻璃品种”这一结论是错误的。而依据一个错误结论推断的《红楼梦》成书时间,显然也是不可靠的。

既然雍正元年清宫造办处就已经在烧制金星玻璃了,那说明金星玻璃在中国的出现应早于年。

事实上,在康熙时期,传教士就已经将金星玻璃带到了中国。故宫博物院的王和平先生在《康熙玻璃厂画珐琅玻璃与金星玻璃的烧造》一文中指出:“现存于罗马天主教传信部档案馆有关年从罗马送往中国的礼品清单中便有仿砂金石效果制成的玻璃器。说明这种玻璃与画珐琅玻璃一样,也是作为礼品,通过传教士带入中国宫廷的。这个时间,应该是宫内接触到金星玻璃的最早时间。”并说:“上述资料中的仿砂金石玻璃在有的文章里有时直接译为金星玻璃。”可见,早在康熙三十九年(年),金星玻璃已经传入了中国宫廷。这是有档案记载的。其他没有记载的或者从海上贸易传入民间的可能比这更早。

金星玻璃是17世纪的意大利人发明的。相传有一天,Miotti家族一个烧制玻璃的小学徒,不小心把一些铜屑掉进了熔化了的玻璃中。于是,一种璀璨晶莹的玻璃诞生了。这种玻璃呈红褐色,里面闪烁着无数细小金色光点,若繁星跌落在了玻璃中。人们称这种美丽的玻璃为“avventurina”,意大利语有“偶然的幸运”之意。后来演变成“aventruineglass”,中文音译为“温都里那石”。

《红楼梦》中的“金星玻璃”,有时恰恰就被叫作“温都里那”。如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袭人因笑说:‘你快出去解救,晴雯和麝月两个人按住温都里那膈肢呢。’宝玉听了,忙披上灰鼠袄子出来一瞧,只见他三人被褥尚未叠起,大衣也未穿。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这里的“温都里那”就是“雄奴”,就是“金星玻璃”,也就是芳官。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金星玻璃”并不是清宫造办处烧制的,而是国外传入的。五十二回中那个用金星玻璃制作的鼻烟壶“里面有西洋珐琅的 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这画的显然是“天使”形象,必为国外传入的无疑。

既然《红楼梦》中的“金星玻璃”是国外传入的,而不是造办处烧制的,那它的时间就不必局限于乾隆六年,也不必局限于雍正元年,而完全可以追溯到康熙三十九年甚至更早。

再则,《红楼梦》是一部小说,而不是历史著作。它里面所涉及的事物,并不是史家的实录,而可以是作者的见闻。就拿“金星玻璃”来说,只要作者听说过有这样一种东西,他甚至可以连见都没有见过,也照样可以在小说中描写出来。那种斤斤计较于金星玻璃的烧制时间,再以此来推断《红楼梦》成书时间的做法,是把小说当成了历史实录在研究,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真正把《红楼梦》当作一部小说、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阅读、来研究,从文学创作的要素、规律上去进行探究,真正做到“还‘红学’以学,还《红楼》以文”。

——————————————————————

校对:王华东至真斋主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