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鲁韵——‘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博山,赏琉璃艺术魅力。(摄影徐建彬)琉璃作品《寒香》(徐建彬摄)人立琉璃艺术馆中收藏的精美琉璃制品(徐建彬摄)《海韵如意》让博山琉璃又一次登上世界舞台,见证了上合峰会青岛时刻。(摄影徐建彬)中国山东网淄博8月21日讯(记者徐子喻)鬼斧神工的内画,精雕细刻的套料雕刻,流光溢彩的灯工料景,天人合一的琉璃墨彩……让人看的目不暇接,流连忘返。8月21上午,“齐风鲁韵——‘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博山,赏琉璃艺术魅力。在群山连绵的鲁中腹地,有一座秀美的山城一—博山。这里古称颜神,清雍正十二年(年)建县,年设立博山区,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堪称一座“精雕细琢”“琉光璃彩”的魅力山城。作为中国琉璃发祥地,那些光彩夺目、美轮美奂的琉璃,让博山这座鲁中古城拥有着卓尔不凡的城市气质。琉璃,属水晶作品,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之首。琉璃,是博山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一代代炉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灿烂的琉璃文化,在中华琉璃文化史上书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据史料记载,早在盛唐开元时期,即有李亢“不闻淄州出琉璃乎”之问,及至蒙元一朝,博山琉璃窑炉已是天下皆知,清朝建立后,博山琉璃臻入佳境。清朝历代皇帝对于琉璃都有着异乎寻常的喜爱,创建官窑,遴选御匠。满朝文式,达官贵人莫不以精美贵重的琉璃作为身份的象征。记者了解到,在琉璃产品中,花球是最常见的,儿时玩耍的玻璃球就是小的琉璃花球。套色美术琉璃浮雕器皿,优美别致,独具一格。尤其是鸡油黄雕刻的花瓶、文具等,有“黄玉”之美称。其它如手镯、料珠、花插、挂瓶、铺丝等饰品,均为国外和我国少数民族所喜爱。内画壶是博山美术琉璃风格独特的工艺品,有“袖里乾坤真正大,壶中日月尽包罗”的美誉。博山琉璃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产业优势和市场基础。在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博山区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琉璃工艺品产销基地;平板玻璃、汽车玻璃、玻璃器皿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博山的陶瓷琉璃落户北京标志性建筑“鸟巢”“水立方”及“民族和谐阙”,为首都增添了一道亮面的风景。“博山统璃”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博山琉璃烧制技艺”“鲁派内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国玩璃之乡”“中华琉璃文化城”等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正在被世界如晓。近年来,博山琉璃艺术不断得到传承发展。目前,博山区拥有国家级陶璃艺术大师50余人,省级以上各类艺术大师近百人,还有一大批默默奉献的民间老艺人和技术工人,为陶璃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先后有30余件作品获国际大奖,有余件作品获国家大奖,余件作品获山东省大奖,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40多个博物馆珍藏。今年,青岛上合峰会中,大量具备“世界水平、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的中国风工艺品高频次出现在峰会各现场、宴会厅。淄博陶瓷、琉璃作为本次峰会营造“中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展现出别样韵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34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