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饮食文化自是博大精深,精妙绝伦。有网友曾经说过:作个中国人真好,做个地道的吃货中国人,那种感觉真的是好幸福。看了它你才能明白,鲁菜到底有多“讲究”
在中国的各大菜系中,鲁菜以其特有的传统做法并加之与当地饮食文化的巧妙结合,位列于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当然,山东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样繁多、数不胜数,让人垂涎欲滴、欲罢而不能。
今天小编还是继续为大家介绍一道山东的传统美食,那就是山东博山的“四四席”。山东人 面子,这在招待客人的宴席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看了下面关于“四四席”的介绍,你才能真正明白,鲁菜到底是有多“讲究”。
博山四四席上个世纪的年代,工商业在博山就已经很发达了,以“炉、窑、炭”三个行业最为兴盛。在那个时候,陶瓷的工艺已经非常先进,瓷器的种类和花样也很多,尤其是日常用的餐具。餐具漂亮了,商人们也都有钱了,在吃的方面便开始讲究起来。
收藏的当年饭庄里所用的餐具因为对吃这一块讲究了,很多高级饭庄便应运而生,其中名气 的就是“聚乐村”。“聚乐村”的老板叫王广镛,他在年与别人合伙开了这家饭馆。王广镛本身就是名厨,通晓鲁菜的各种做法,然后他又邀来了通晓京菜和济南菜的几位大厨,在菜品上不断创新和完善。
因为饭馆主要面对的是当地的有钱人,也就是所谓的土豪和乡绅,这些都是要面子的人,所以不光在菜品上做到 ,并且在饭庄的硬件设施如桌椅板凳或者餐具上都做到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对客人主宾位置的安排,上菜的先后顺序,菜单的各类大小菜,都做了精心安排,所以就渐渐形成了“四四席”的雏形。百年风雨中,饭庄虽历经多次的改革和转手,但是“四四席”的老传统却依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看下图,最左边那个戴手表的就是王广镛,为了显摆一下,你看他在照相的时候故意把手表显露出来,现在感觉很可笑,但是想想当年,能带起手表的没有几个人。就像现在,你如果是个土豪,有了一架大型私人飞机,你也会找个途径显摆一下吧。
故意把手表露出来下面先来介绍一下四四席在座位上的讲究,如果你是一个讲究的山东人,并且经常出入各种比较正规的酒宴,下面说的你都懂。山东宴席上的“官客席”,看看有多讲究吧。
先说“上席”,就是这一桌子人中地位 的人所坐的位置。迎门对面的位置是“上席”,就是这个椅子的位置正对着门,厨师端菜上桌时面对的就是“上席”。如果你请贵客吃饭,把德高望重的人或者领导安排在别的位置而不是这个位置,那你可就是失了大礼了,小心领导给你穿小鞋。反正在小编当地,人一进餐厅,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相互地让对方座“上席”。“上席”的左边为“席尊”,仅次于“上席”,右边为“席首”,次于“席尊”。然后剩余的分别是“席宾”、“席客”、“席朋”、“席友”,档次依次下降。正好是8个人,所以传统上来说,招待贵客使用的桌子是八仙桌。见下图,山东厨师协会的专家在给外地人讲座位应该怎么坐。
专家在给外地人讲座位应该怎么坐接着再讲上菜,首先是上预席。预席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黑瓜子、白瓜子、香烟、薄荷糖;第二部分上四干果、四鲜果和四个点心,鲜果是为了润滑肠道,点心是为了不让客人空腹喝酒。你们看,讲究不讲究?
首先是上预席接下来就是上正席,上正席之前,先要把预席撤掉,但是要四个压桌的,就是黑白瓜子那四个,压在桌子的四角,见下图。
预席撤掉,但是要四个压桌的然后就是上正席了。正席是凉菜四个平盘,正菜四个大件。这四个大件一般来说是下面四个菜品,分别是布袋鸡、糖醋鲤鱼、葱烧海参、爆炒腰花,这四道菜可是最正宗的鲁菜代表。另外再说下凉菜,凉菜和上面说的那四个压桌子的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撤下来的,吃完了就要接着添上,随吃随添,就是说“四面的凉菜、八方的压桌”是不能撤席的,这也是四四席的一大特色。下图为四大件中的“布袋鸡”,小编的往期文章中有过介绍,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布袋鸡四四席在博山当地,有两种宴席是必须上的,一个是在婚宴上,另一个是在男方家宴请女方娘家客人的宴席上,是要通过这种形式的宴席彰显对客人的尊重。
另外还有一点,上面没提到,那就是做鲁菜时最为重要的“吊汤”。吊汤是指做菜时需要加入的高汤,有句行话叫“当兵的枪、厨子的汤”,可见“吊汤”在鲁菜中的重要性,小编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
当兵的枪、厨子的汤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一道山东传统美食,博山的“四四席”。喜欢的朋友可加收藏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