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博山这个人口规模、地域面积、行政级别都不大的小城市,无论经济还是社会事业曾一度达到巅峰而傲视四方,其地区影响力远超其他区县,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博山发达的工业。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人疗养院

那个时期,博山地区工矿企业有数千家之多,从业人员近十万之众,产业涵盖机械、采矿、冶炼、陶瓷、化工、建材、汽车、电力、电子、玻璃、纺织、服装、造纸、印刷等多个门类,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不仅为社会贡献着财力,更承担着就业、办学、医疗等社会重任。大企业里边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技校乃至职工大学一应俱全,医院不仅为职工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极大的医疗服务,电影院、体育场更是向群众开放。

世事变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老工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有些企业经过改制转型,依然傲立于市场经济的潮头;有些虽经奋力搏杀也只能是顽强求生;有些不堪历史包袱的重压而销声匿迹。不管命运结果如何,他们当初为博山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博山人是不会忘记的。小编把所了解到的一些企业情况报告给各位看官。

博山电机厂当年博山上交税金第一大户,厂内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多项产品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第一家为“解放”牌汽车配套生产,博山电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交流频繁,是全国电机企业中的佼佼者。经历过市场经济的砥砺,几番转型改制后,新组建的企业渐有起色,但是仍有许多职工家庭处于困难之中。博山电机厂礼堂,墙壁虽已斑驳,但依然矗立。

博山陶瓷厂当年博陶生产的瓷器曾经风靡一个时代,是人们的喜爱之物,要结婚的新人总是千方百计找门路买到一套博陶的茶具才算圆满。陶瓷产品有日用瓷、卫生瓷、建筑瓷、美术瓷、电用瓷等多个种类,产销量极大,生产技术、产品不断出新并出口多个国家,职工达多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陶瓷企业。往事成烟,博陶的管家从省变到市、变到区,期间还曾被其他企业兼并,几经折腾后资产流失殆尽,最后只能以破产而终。

80年代博陶生产的釉下彩手绘牡丹茶具,曾风靡一时。

淄博制酸厂过去博山每家每户都用过它生产的洗衣粉,什么牌子的小编已记不起来,总之是挺好用,物美价廉。它的主要产品不是洗衣粉,而是硫酸之类。当时上交利税的第二大户就是它了,曾经算过一笔帐,该厂从建厂到年,上交国家的利税总额是建厂总投入的3.4倍之多,同时还有多名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企业效益竟如此之好。该厂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屡屡创新,有个项目在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奖。往事不再,有时小编去夏家庄办事路过酸厂原址,总会产生一种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感。大众日报年8月16日介绍淄博制酸厂的勤俭创业史

山东机器厂中央直属企业,年的职工人数为人,加上附属企业人员近万人,是当时博山人数规模最大的企业。在当时,企业技术队伍实力雄厚,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职工大学成为一批年轻人的追梦之地。电影院、礼堂、体育场丰富着职工的业余生活。得天独厚的军工产业使其度过了艰难时期,现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山东机器厂60周年厂庆文艺汇演

上述几家属国营企业,那时自有他们的优势。还有更多的市属、区属集体企业、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不同凡响。

淄博客车装配厂有好多人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可在当时,中国第一辆双层客车就是由这家集体企业在博山制造出来的。在今天,我们很难想到博山竟有如此高端的汽车业。

淄博油漆厂只有多名职工的一家集体企业,在年上交的利税,超越许多国营企业而列入博山所有企业的前5名。

博山水泥厂、博山灯泡厂、白杨河发电厂、博山水泵厂、山东耐火材料厂、淄博工业陶瓷厂、淄博美术陶瓷厂、博山美术琉璃厂、福山陶瓷厂、夏庄煤矿、新博煤矿、黑山煤矿、博山平板玻璃厂(现金晶集团)、博山建筑陶瓷厂、山东建筑材料机械厂、博山有机化工厂、博山橡胶厂、淄博真空设备厂、淄博潜水泵厂、博山染料化工厂等等如此众多的风云企业无法一一尽述,再加上多如牛毛、效益超好的镇办、村办企业,当时的博山没有理由不牛气冲天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