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记者杨峰报道晨报淄博6月6日讯今天上午,淄博市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博山区陶琉艺术大师村举办。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晓晖,博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健,区政协副主席张新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各区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文物工作分管负责人,文物鉴定专家,文旅志愿者,媒体记者等余人与会。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晓晖在致辞中说,在我国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全市在博山区举办以“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主场活动,这既是对全市文物保护事业的全面展示,也是对全市文博事业发展的加油促进。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淄博市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乡村记忆”工程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市民参与和支持全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日渐深厚,一大批珍贵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有力地推动了淄博市文化名城的建设。博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健在讲话中表示,博山区景色秀美、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博山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财富。博山琉璃烧制技艺、鲁派内画、孟姜女的故事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还拥有颜文姜的传说、“四四席”食俗等1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6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高度重视下,博山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显著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不断惠及人民群众,为打造博山文旅之都、淄博文化名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介绍了博山文物工作开展情况,他说,近年来,博山区明确提出“文旅之都”建设具体要求,在今年“一二八”重点工作中,对文化文物工作做出详细安排和部署。目前全区有8处古村落文化遗产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8处民间博物馆通过省文物局备案,建成6处乡村记忆博物馆;结合乡村记忆工程,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在代表性红色基因文化村落进行“弘扬革命精神汇聚发展动力”的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成功举办“寻找乡村记忆,保护文化遗产”——首届淄博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向社会宣传普及文物保护知识,让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逐步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传承文明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文物鉴定场面火爆参观古窑村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现场参观了文化遗产图片展,参与现场互动文物鉴定,并实地观摩了古窑村、金祥琉璃、焦裕禄纪念馆、齐长城两平段抢救性保护工程,了解全市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责任编辑杨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78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