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玄武朱雀博山炉通高22.5厘米隆化汉墓出土博山炉即是香炉之一种,其水盘中央有一山形之盖,当中有一细柱顶立,系汉代之大铜器,后世则用作佛具,在六朝、唐代曾盛行一时。此炉盖,雕镂成山峦形,山峰间有孔,熏香点燃后,烟从孔中冒出,如云雾环绕,形同仙境。炉柄的造型最具匠心,雕铸朱雀。朱雀属南方七宿,南方属红火,呈红色。玄武由龟和蛇组合而成,本义玄冥,字面解黑、阴,冥初时是龟卜的形容,冥间在北方,「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成了北方神。汉代提梁带盖三足器高11.4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16厘米隆化镇馒头山汉墓出土青铜质。子母口、溜肩、鼓腹、圜底、蹄足。肩部两侧铸有对称圆环,环与提梁之间有链相连,提梁呈弓形,器腹部铭刻“大高铜构一容一斗”。汉“大高铜锺”高45.5厘米口径19.3厘米底径21厘米隆化镇东馒头山汉墓出土青铜质。敞口、束颈、圆肩、鼓腹,最大腹径在腹中部,圈足。腹上部两侧有一对铺首衔环,环根部为饕餮纹。自肩部至腹下有三道横带,横带上原有镶嵌物,现已剥落。中上横带阴刻汉隶铭文八字“大高铜锺一容十斗”。为研究汉代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口沿、茎部残缺,现已修复。通体覆锈。为汉代遗物。亚牧鼎商(约公元前年—年)通高17厘米,口径12.2厘米年黄旗镇二道桥子村黄土沟内出土商代礼器。质地青铜。器型侈口、立耳、鬲腹、柱足,颈有两条弦纹、素面。鼎内壁阴刻图饰释“亚牧”。考古学者认为是一族徽,或国徽。郭沫若《中国史稿》中曾引用此鼎。金代青铜烧酒锅通高41.6厘米重克现今发现最早的烧酒锅。年12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土门子乡西山嘴村南发现,距今已有年的历史。烧酒锅由黄铜制成,有上下两器,上器是冷却器,下器是甑锅,套合组成。甑锅作成半球形,高26厘米,口径28厘米,最大腹径36厘米,腹中部有环形鋈一周,宽2厘米,厚0.5厘米,便于扣在灶上。口沿作双唇凹槽,宽1.2厘米,深1厘米,是为汇酒槽。从汇酒槽通出一个出酒流。冷却器做成圆筒形,高16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26厘米。穹隆底,隆起最高7厘米,冷却器近底处也通出一个排水流。底沿作牡唇,与甑锅套合时,牡唇与汇酒的外唇内壁正相紧贴。金代烧酒锅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是十分科学的。此件文物位于“文明·交流·融合·发展——合和承德从远古走来”展厅,为国家一级文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67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