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去了一趟山东淄博,其实我不是真正去“赶烤”,而是去采访那里的两位收藏相机玩家,顺便参观一下博山陶艺和琉璃,不想看到了失传多年的古老陶艺“雨点釉”。
雨点釉也叫“油滴釉”,始于唐末宋初,随着宋朝的消亡,也逐渐消失,到了元代基本绝迹了。年,淄博的博山黑陶艺人开始研制恢复,到了年才攻克技术难关,烧制的雨点釉不仅唯美,甚至质量超过宋代的产品,并被选为国家礼品瓷,同时也出口香港、日本与美国。
博山相机收藏家丁春林带我去的陶艺厂叫“博山雨点釉陶坊”,就位于博山,是当下雨点釉开发研制代表作坊,丁告诉我,他们的雨点釉突破了历史上很多传统认知,不仅是传承,更多的是开拓,现在的产品特色鲜明,参展就会获奖,是博山陶的一张名牌。
走进厂区看见是很大的招牌“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这里是对外开放的,如果有来淄博和博山的朋友,都可以过来看看。
这是一个对外展示的釉陶博物馆,有制陶的全部过程展示,而在二楼有博山陶的精美作品展示,其中最多的就是“雨点釉”作品。
所谓雨点釉,从外观上看,在黑色的釉面上规则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的水滴或油滴状花纹,又似漫天雨滴和宇宙的繁星,非常唯美和漂亮。
雨点釉由于制作难度和成品的稀有性,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陶瓷,只有皇家或达官贵人才能拥有,宋代曾有日本人将雨点釉带回去,视若”圣物“和珍宝,留存下来的成为日本国宝级陶瓷,而我国现在能传下来的古代完整的雨点釉陶瓷也是非常鲜见。
雨点釉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有“雨点瓷碎片与金翠同价”一说,特别是非常沉迷雨点釉的星点梦幻,视其星点有长寿发达之象征。
雨点釉在元代以后失传了几百年,从年,淄博的博山黑陶艺人又研制恢复,到了年终于攻克技术难关,烧制的雨点釉不仅唯美,甚至质量超过宋代的产品,并被选为国家礼品瓷,同时也出口香港、日本与美国。
女主人给我们讲解,说这种雨点釉器皿倒进茶水会金光闪闪,而倒入白酒又会银辉硕硕,特别神奇和让人诧异,没有人会不喜欢的。
而雨点釉做出的工艺品就更加漂亮了,主人周祖毅先生的作品,也屡屡在展出中获奖,其中“雨点釉鸳鸯瓶”和“雨点釉28吋竹鸡盘”分获国家级展出“精品奖金奖”和“大地奖金奖”。而周祖毅先生也分别获得省级“陶艺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
周祖毅生于年,祖上都是陶艺人,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有八个人从事陶艺,不仅是陶艺世家,他的父亲周占元更是得到雨点釉先辈技术的真传,并对雨点釉倾注一生心血。
而周祖毅子承父业,潜心研究釉色配方和烧制技艺,在黑釉的基础上,开发了红、黄、蓝、绿等多种釉面品种,产品上了新台阶,打开市场,大受欢迎。
雨点釉的技术特点在于施釉的选择和窑口温度的把控,这两点既需要经验,更需要不断研究和摸索,周祖毅说雨点釉陶艺的挖掘和探索才刚刚开始,随着不断地深入挖掘,雨点釉会越来越精彩,也会受到越多人的喜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