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市街外放风筝
作者:王先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十岁时搬家到福门桥北,紧挨着城墙太平门里面的香市街。走出太平门门楼就是孝妇河东岸,每年春天我都在孝妇河畔放风筝。
百米长的香市街在年工商业改造前,大多是私营杂货铺,以香烛,黄表纸买的最多,香市因此得名。
香市街还有两家点心铺,两家旅店,大点儿的旅馆名字叫同昌旅店。还有一家是我的发小张明成祖孙俩开的小旅馆。
香市街到新建四路有条爬坡的小胡同名字花椒皮市,想当年是花椒交易的集市,这里有一家饭店,名字智发扁食楼,扁食就是水饺然而这家饭店做的菜也是很有名的。
再就是民居了,香市街有区直机关宿舍大院,糕点铺前店营业后院是作坊,制作各色点心一一饼干,蛋糕,口酥,中秋月饼…中秋节前糕点盒上印着“中秌月饼”,“秌”是“秋”的另一种写法,那时我上三年级不认得“秌”字读成“中酥”月饼见笑大方。
香市街百米长就有六十多家。除了石进先生写的他家小楼之外,据我回忆商户住家有二层小木楼的就不下十几家。我父母住楼下,楼梯从院子里上楼,我弟弟结婚后就住楼上。
年香市街拆迁,建成了如今的街心花园。
当年孝妇河两岸有几家餐馆,杀鸡后鸡肠子随着下水道冲到河里,一条条白色鸡肠子漂挂在河中。
几只在蓝天白云盘旋的老雕(鹰),突然一个俯冲叼起鸡肠子腾空而起!大家惊呼不已…于是我们仰望飞走的老雕大声呼喊:
老雕老雕转转,快飞下来看看。
春风送暖大地复苏,春天来了,小时候我就在孝妇河岸边放风筝。风筝是自己糊的,用旧竹帘子竹条,用小刀刮细,在腊烛上烤热弯成你要的形状,用细线扎好风筝框架,用毛头紙糊好。
我们制作的风筝多是软翅蝴蝶,筲(水桶)复杂一点的就是八卦了。
放风筝“脚线”拴不好风筝不起——长大后我“学识渊博”了,知道了这里头涉及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一一我是搞流体力学机械产品的,然而那时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却一无所知。
草长莺飞二月天,放风筝的时候,自己糊的风筝毕竟不太起,那时有卖“人”风筝的。人风筝构造简单基本上是一个十字架,上面画着一个观音菩萨孙猴子…这种风筝非常起,价格也很便宜。
风筝可以放到近千米远,只有一个黑点儿在空中,围观群众“叹为观止”!
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自娱自乐,下棋,游泳,书法跳舞,旅游,玩乐器,学写作,又“重操旧业”迷上放风筝。作者放风筝
放风筝可治颈椎病,仰头远处眺望同时可以改善视力。我先后买了四五十个风筝,而且都是中高档大风筝,放风筝的轮盘买了五个,风筝线是名牌凯芙拉,斯拜克高强度耐温线,我先后买了有两三万米。放风筝虽然是个技术活儿,但主要决定因素有二,一得有风,二风筝要好要起。风筝如果放到一千多米的时候,一米见方大的风筝在天上只看见一个小小的黑点儿,再远就看不到了全凭感觉放。我最多放到米远,这时候轮盘上的线就没有了。(轮盘最多能缠米线)风好,风筝会扶摇直上蓝天,三五分钟就可以腾空而起,高悬蓝天白云之上。如果碰上四五级风,那你收回风筝就费力多了。为了减轻体力收风筝一边拧着直径35公分斜背在身上的不锈钢大轮盘,一边向前迎着风筝走,边走边拧转上近圈儿后,然后回头就像尹相杰于文华唱的: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纤夫拉纤一样。往回走到原地周而复始。走二十个多个来回才可以把风筝收回。如果突然来了大风,这时候就得找人帮忙齐心合力把风筝拽回。放风筝必须要带手套不然会伤手。风筝线四五十公斤拉力不断,放风筝必须向空旷放,这样风筝落地断线就不会伤人。我虚岁八十了虽耄耋之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宝刀不老,壮心不已。然而疫情期间不惹麻烦蜗居家中不能放风筝了,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练练书法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