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区民政局厚植为民情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制定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攻坚方案,加快推进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五以七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在博山落地落实;创新打造“服务+救助+e”模式,有效解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改革救助模式,巩固脱贫成果
开展社会救助领域“清风”行动。成立由纪委牵头的普查复核专项督导组,全面入户核查并对照政策逐户分析研判,共对3.5万余名在保对象及赡(抚、扶)养人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共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户、人。完善“救助+服务+e”模式。实施“一户一策”精细化管理,为余名特殊困难家庭失能人员提供居家照护服务;依托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建立全市首家“特殊困难失能人员服务中心”,对特殊困难家庭失能人员进行集中照护。截至目前,我区集中供养的失能特困人员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1.9%。创新实施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发挥主动发现机制工作专班作用,转办困难线索,每月向各镇(街道)和部门通报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共整合汇集各类致困线索信息条,筛选转办困难线索条,经镇级调查核实,符合相关救助政策的已办及在办困难线索条。
创新养老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博山特色品牌。全力推行“五以七进”居家养老模式,积极打造13处示范点,通过党建引领、长者食堂、医疗保健、文体娱乐、养老设施、志愿服务、智慧居家与社区养老紧密结合,让老年人不出社区(村)就能基本实现养老需求。同时,按照“就近、便利、安全”的要求,优先利用现有的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等资源,进一步完善提升养老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创树“博善颐养”特色养老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全区备案养老机构13家,入住老人人,护理员人,养老床位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张,占比60%。2处养老机构(博山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博山老年人养护院)被评为国标4A级,通过打造高中低多层次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不同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在镇级层面通过改造提升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增强专业照护能力,目前,建有镇级综合养老服务机构5处、覆盖率达71.43%,建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3处、覆盖率达%。推动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支持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医务室等医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与卫生院深度合作,引导推动条件成熟的养老机构、卫生院“两院一体”模式运行。博山老年人养护院“七星特色养老”模式、博山源泉长寿山医养健康园“六位一体”特殊群体养老服务模式,均走在全市同行业前列。积极推进长者食堂建设。区委、区政府将长者食堂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构建起“政府搭台建设、爱心企业资助、社区积极参与、社工机构运营”的大配餐服务体系,年初全区计划建成长者食堂15处,10月底已全部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
拓展宣传广度,措施更加多样
今年,我区养老服务改革经验《博山区创新推进养老服务集成改革》在国家发改委、省、市层面得以推广,《淄博市博山区智慧养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构建智慧养老新格局淄博打造“五以七进”养老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社会救助服务》等工作经验做法在国家级媒体进行刊发。
为扎实开展民生政策宣传工作,推进宣传面更深、更广,真正让群众了解到切身需要的民政政策信息,今年区民政局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