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是我军一员能文能武的战将。他抗日战争时期入伍,是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的麾下,年初,部队被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后来是陆军27军。

解放战争时期,他就是我军一个出色的基层指挥员了,虽然一直从事政治工作,但是,打起仗来,率先冲锋杀敌这一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一直没有改变!

年7月,我军在鲁中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胜利后,他已是华野9纵25师73团的一个连副指导员了。此时,华野在响应主席的指示“7月分兵”后,为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发起了南麻战役,主要是集中9纵等4个纵队消灭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胡琏的整编第11师。

因胡琏部队的防御阵地坚固,士兵防守非常顽强,加之7月的鲁中一带连续暴雨,道路泥泞,爆破使用的炸药包受潮,还有敌人的援军快速增援,我军在付出大量伤亡后,进展甚小,最后不得不退出了战斗。

此次战斗,我军伤亡约1万多人,其中就包括受了重伤的连副指导员迟浩田。后来,迟浩田曾说,他受伤后昏迷不醒,撤下战场养伤期间,是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了他的生命。

山东省沂源县南麻战役旧址

年前后,从济南军区政委升为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迟浩田上将,曾在视察济南军区工作时专门来到了属淄博市的沂源县。这之前,沂源县属于临沂地区,年为了淄博市的引黄工程,滨州的高青县和临沂的沂源县划归淄博市。

当时的沂源县领导陪同迟浩田上将参观了南麻战役的旧址。迟浩田是个难忘旧情的老军人,他提出要见一见当年救他的恩人、养伤时的房东一家人。

沂源县领导按迟浩田提供的重伤下阵地后养病时房东家的大体方位、家人情况,在全县进行了拉网式的问话、寻找,整个沂源县,没有一个老百姓说曾救助了这样一个后来成为解放军大官的伤员。

年我去沂源县调研工作时,沂源县有关领导对我说了这个“迟总长寻找红嫂”的故事。这个领导自豪地说:我们沂蒙山人,做好事不留名,这是一贯的传统!

“寻亲”未果,据说,迟总长非常失望。这时,县领导就给他介绍了原华野8纵(后来的26军)老兵朱彦夫作为一个特残人为民造福、著书立说的事迹,曾在解放战争时共同战斗的华野9纵和8纵两个老兵在山东的沂源相聚了。

两个老兵一见面,朱彦夫就认出了迟浩田,他说:“你是我们华东野战军的战斗英雄迟浩田,你给我们26军作过报告”,两个老兵热情相见。

有感于朱彦夫感人的传奇,迟浩田提出济南军区创作室整理朱彦夫的小说文稿,年,黄河出版社推出了朱彦夫的个人传记《极限人生》,迟浩田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后来,朱彦夫成为中国的第一个“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

可是,迟浩田上将养伤的地点到底在哪?随着这几年开展党史教育、挖掘红色文化,谜底逐渐揭开。

据曾在老山作战中立过二等功的原师老兵韩忠祥介绍,迟浩田受伤后,被救护队送到华野9医院急救,华野9纵的指挥所、医院就设在他的家乡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的天津湾一带。

27军老兵迟浩田上将与26军老兵朱彦夫年,已经90岁高龄的朱彦夫

这里距沂源县的县城南麻有10多公里。天津湾村是一个接近万人的大村,依山而居,地理位置非常好,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和当代著名的摄影家焦波就是从这里走出的。

当年受重伤的迟浩田从战场抬下来后,医院的治疗,康复阶段就被安排到天津湾的一户农民家中。

在山东淄博,迟浩田寻找“沂蒙红嫂”的传闻不胫而走,若干年后,这户人家才知道,曾在他们家养伤的连队副指导员迟浩田,后来成了解放军的大首长,官至总参谋长、军委副主席、上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