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艳玲

博山人都知道,这是地地道道的年菜~皮拉丝,小时候年三十桌上从来不缺的一道菜。其实家父去世后就不常做了,原因是我们做得不好吃。偶然寻到“秘方”,做出来百吃不厌,竟然有了记忆中的味道,也引出了儿时的回想……

老公说他小时候过年,父亲做啥都是一拌盆,一拌盆。所谓一拌盆就是一大盆,那种博山特有的盆现如今已经都不用了,太沉。可那时这么一盆酥锅,一盆冻肉,一盆皮拉丝,一盆水饺馅,还有酱豆腐、春卷,肉丸……老公家人口多,老人这时候的心情,是一家人聚在一块吃年饭,一直吃到正月十五,那才是过年应有的团圆相聚氛围啊!

现如今婆婆每过节日都会很期盼的问,都住下吧!虽然我们心里感觉,怎么能住下呢?怎么能住得开呢?其实,老人的眼中流露的是:曾经一大家人窝在狭小而温暖的家过节,多热闹啊!每次老人失落的眼神充满了岁月的无耐,婆婆总是叹息,节日叹息声更多。

父亲的年夜饭,总也不缺皮拉丝,虽然没像老公家做那么多,但每次吃的不想吃了,父亲就加点醋,也是别有风味。记忆最深的是做酥锅,要准备好多材料,一只大锅,从早上开始忙,煮到晚上。当天吃不上,等到第二天冷却了,才盛到盘里吃。因为加的调料都很讲究,酱油、醋、糖是按一定的比例放得,整整一天,飘荡在房前屋后那浓郁的酥锅味,一年才闻到一次,是童年刻骨铭心的盼望。

怎样的年,才有年味?什么样的菜,才锁得住孩子们的胃口?如今我们总在回味童年的味道,好像只有童年的味道才是耐人寻味的!

年菜,让过去时光的味道更浓,更是离家人浓浓的乡愁。记住乡愁,传承这些年菜,在时光的缝隙寻得美好,缓缓而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