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一个让人称道的省,无论是它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还是淳朴厚道的山东人。山东山同样也让人称道,西有五岳独尊的巍巍泰山,东有滨海第一高山道教圣地崂山,鲁中有层峦叠嶂泰沂山脉绵延数百公里。
山东简称鲁,又有齐鲁大地之称,因春夏战国时期两个著名的诸侯国齐国和鲁国而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齐鲁两国虽然同为诸侯国,但两虎毗邻打打闹闹就是家常便饭了,于是西起泰山就有了一条比秦长城还早几百年的长城,沿着泰沂山脉绵延数百公里,横贯山东中部,终于青岛海滨,这就是昔日齐国和鲁国的分界线。
沧海桑田,岁月流逝,齐国和鲁国早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唯有残破的齐长城两侧屹立的齐山和鲁山,孤独而静默的守望着曾经的故土,凝望着齐鲁文化的变迁和延续。
山东虽然有两大世界地质公园泰山和沂蒙山,著名的山峰也不少,但齐山和鲁山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虽然二者皆是当年齐地和鲁地的代表,也是齐鲁文化的见证者,犹如今日我们依然可以说,最能代表山东“齐鲁”的山唯有此两座山。
01齐山
齐山位于淄博淄川区太和镇,海拔米,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东与潍坊青州接壤,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我国唯一的以齐文化为主题的山岳。
齐山地处沂山山脉,四周群山环绕,周围有名的景点就有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天赐山,淄博的马鞍山、大河水库等。齐山地质地貌独特,山势陡峭、层峦叠嶂,又有飞瀑急湍、植被茂密、气象万千,春有樱花遍山野,秋有红叶满山坡,自然景观蔚然成趣;而相对封闭的山区让齐文化在此得以完好地保存和传承,人文底蕴深厚。
在齐山有一齐门洞,传说为齐桓公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时就是从这个洞中穿山而过,从而抄近路抢先回宫,登上了王位,也因此而得名。而山中有一点将台更是传说颇多,据说许多历史名人将领曾在此驻足,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遗址、明超民族英雄唐赛儿的兵营唐三寨、古栈道遗址等,无不记录着此地千年文化沧桑。
齐山还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在群山的周围隐藏着10多处东夷文化古村落遗址。当然齐山风景区也围绕着齐文化在此做了许多文章,诸如马文化、齐民六术、民俗文化等,山上亦有观音庙、齐山寺等佛教文化传承。
02鲁山
在齐山之南约40公里左右的地方又有山曰鲁山,主峰海拔米,面积26.7平方公里,与齐山同属泰沂山脉,为弥河、沂河发源地之一;地处莱芜、博山、沂源、临朐四县区交界处,为界山。
鲁山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鲁国的分界线,北为齐国,南为鲁国,故有鲁山之名。鲁山为山东省仅次于泰山、崂山、蒙山的第四高峰,山上奇石嶙峋、沟深林壑,地质奇观和遗迹众多,年4月还入选了我国避暑名山榜单。
鲁山是鲁中海拔最高的地带,因此是许多河流的水源地,从而此地的深林覆盖率非常高,氧离子丰富。鲁山作为鲁中隆起带,这里还留下了数亿年前的溶洞奇观,其中石龙洞、养神洞、珊瑚洞等溶洞群尤胜。
鲁山又有较为丰富的人文传说,既有鲁班伐木的故事,还有孔子曰“登东山”之东山的传说,山中留有始建于后梁的腾云寺、梁王泉、牛智宫、升仙台等遗迹。最让鲁山出彩的则是发现的“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这是最早的山东人,说明60万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鲁山也是山东人类的发祥地。
山东以齐鲁自称,齐鲁文化源远流长,齐国和鲁国遗韵自然是齐鲁文化的主要框架,山东的山以泰沂山脉为主,齐山和鲁山皆是位于其中部,各自代表着齐和鲁。从某些方面说说最能代表山东,或者说最具有山东味道山岳,不是泰山和崂山,而是齐山和鲁山,一座是山东人的发祥地,曾属鲁国;一座是东夷古村落遗址众多,齐文化传承地,曾属齐国,这才是真正的齐鲁人文自然风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