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的中郝峪“综合发展模式”#乡村振兴#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

中郝峪幽幽谷位于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地处山东省第四高山——鲁山主峰之阴,十里桃花溪之源头,村内森林覆盖率96%以上,溪流淙淙,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景色宜人。十多年来,中郝峪村把乡村旅游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产业,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农旅融合、旅商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年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余万元,年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扶贫典型案例,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先后获得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好客山东最美乡村”和“乡村研学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6月0日一大早,山西乡村振兴研究会一行,来到这里感受“世外桃源”——中郝峪村的“综合发展模式”

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山西乡村振兴研究会在中郝峪村座谈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中郝峪是一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小山村,交通不便,人均耕地少,全村共有11户、60人,年人均收入不到元。自年成立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至今,通过“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实行“吃住行游娱购”统筹运营,户户做服务,人人是老板,全村现在年人均收入6万元。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带领村两委建起了村民大食堂,全村村民,一日餐,一年65天,吃饭统统免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村民大食堂村民大食堂菜品丰富

中郝峪生态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在淄博市文化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年,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自筹资金1万元作为旅游业户的奖励扶持资金,鼓励5户农家乐开业。没想到生意十分红红火火,当年便收回了投资成本,每户得到了元的奖励。

为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农家乐旅游,赵东强让大学毕业的儿子赵胜建回村加入乡村旅游开发中来。“80后”的赵胜建提出了公司化集体运营的想法,把全村资源评估后整合、入股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劳动力、闲置房屋、山林、菜地、果园等有价值的资源都合法流转,由村民选出的评估小组统一评定股份,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年,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中郝峪村探索提出“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发展模式。公司负责全村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所有游客的接待、分配和价格全部由公司统一安排、制定和收取,所有收入当天公开,杜绝了业户之间竞相压价和恶性竞争。公司运营的项目全部承包给村民,村民按照指定价格、经营标准,负责搞好接待、服务等工作。年,中郝峪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8万人次,全村综合收入达到万元。

精品民宿民宿庭院乡村记忆博物馆

中郝峪村的乡村旅游,从初期的单一观光农业,逐渐形成集规模化种植、农副产品制售、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其带动下,博山区池上镇44个村子有五分之一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实现了致富梦的中郝峪村正在把成功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郝峪模式”在河北、内蒙古、重庆等地27个村落地生根,全国多个村先后到中郝峪村学习考察。

在参观中郝峪村的精品民宿时,研究会成员临县三交独一村特色食品厂董事长樊艳珍对赵书记提出在民宿房间里投放自己的特色食品的想法,在品尝过带来的“酥馍馍”产品后,赵东强书记当场拍板与樊艳珍签订了供货合约。

将山西土特产投放到山东旅游点

赵东强对研究会一行人说,我们就是要共同合作发展地方特色产品,接下来他们还要在全国复制个“郝峪模式”连锁村,带动更多农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山西乡村振兴研究会此次“学习齐鲁样板助推乡村振兴”学习活动圆满结束,大家纷纷感慨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对返回山西后在各自的行业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更加信心十足。

品炭火灼烧烤肉,观乡间别样景色,学齐鲁先进样板,助乡村发展振兴。

本报全媒体记者裴彦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