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在上饶隐居的时候,去博山游玩的时候,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有《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鹧鸪天博山寺作》,还有著名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图片来源于网络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他的另一首词,也是在博山时所作的,这首词就是《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驾着快马从柳树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沾在行人的身上,沾湿的衣裳变得更重了。夜宿在沙滩上的白鹭,不时眯着眼睛窥视着沙面,倒映在沙滩上的身影也随风摆动,那是在梦里梦见鱼虾了吧。
水面上倒映着满天的明月和星星,年轻的女子在溪边浣纱,月光下,她美丽曼妙的身姿映在水中和沙上。浣纱的女子突然起身离去,原来村舍门前忽然响起了孩子的哭声。起身回家的女子在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转身匆匆离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上片前两句写夜中在道路上的情景:快马、柳树、露水,山路上的景色优美,奔驰的旅人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即使露水沾湿了衣裳也是兴致勃勃,游玩的好心情不减。下面两句写经过沙滩时见到的画面:一只鹭鸟在沙滩上栖息,眯着眼睛不时窥视着沙面,身影轻轻摇晃,好像梦见鱼虾了。辛弃疾观察入微,看到鹭鸟目咪影动,从而认为它是在做梦,且是梦见鱼虾,因为鹭鸟是以鱼虾为食的。
下片写的是经过溪边见到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满天星辰倒映在水面上,美丽的女子在溪边浣纱,曼妙的身姿倒映在水面上。最后两句,浣纱的女子因为孩童的啼声,匆匆回家,路上遇到陌生的旅人,莞尔一笑,转身而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辛弃疾用简单的语句,把所遇所见的人和环境写得清雅秀洁。从柳枝月光写到宿鹭,表达了辛弃疾对田园风光对喜爱;从浣纱女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辛弃疾对乡村淳朴的风情的赞叹。这首词有写法艺术高超,寓情于景,动静结合,描绘出来的画面生动,让读者印象深刻,脑子里自然浮现出“宿鹭”、“浣纱女”的形象。《惠风词话续编》里面说到:“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毫无疑问,辛弃疾就是这样的高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