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淄博3月22日讯(记者徐子喻见习记者江学俊)“徐医生和陈医生两口子对我们真好啊!不仅医术好,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正在卫生院量血压的70岁老人陈青山笑着对记者说道。

陈大爷口中的“两口子”医生医院的徐茂林和程晓玲夫妇,5个月以前,夫妻俩经过自愿报名、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等程序,顺利医院第三批“第一村医”并被派驻到了国家村和小海眼村,驻村时间6个月。

从医院到卫生室他们把家搬到了农村

日前,记者在国家村卫生所见到了这对村医“夫妻档”与前几批派驻的“第一村医”不同,像徐茂林、陈晓华这样夫妻同时驻村的,还是头一例。他们把整个家都“挪”到了村里,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们把正在上初中的孩子送到了父母身边照顾,一周只能去看望1-2次。

“从医院到村卫生室,从手术台到村民家,现在与百姓交流的机会更多了,谈论的内容也更接地气了,驻村生活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段财富,也是我们和派驻村未来的纽带。”徐茂林和陈晓华说。

分别报名同时入选他们“互做外援”

回忆起入选的过程,两人不禁相视而笑。此次选派的第三批‘’第一村医”,博山区共有12人,涉及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等多个专业,“单位同事都很积极,报名的不少,因为通知下的比较急,我们还没来得及商量,就分别从科室里报了名,事后才知道我们都被选上了。”徐茂林回忆说。

据了解,国家村和小海眼村东西相隔,一条公路从中穿过,每天徐茂林先将陈晓华送到村里,然后自己再来到卫生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两人虽然相距不远,但如果不是病人有需要,他们却很少见面,对他们来讲,虽然工作地点发生了变化,但身上的责任却更重了。

 走村入户他们从医者本分到仁者情怀

“当村医,光在卫生室里坐诊可不行,要真正把健康服务落到实处,必须入户出诊......”陈晓华说。小海眼村有名村民,丈夫徐茂林所在的国家村有名村民,大家都分散居住。两人工作性质都相似,不是在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就是背着医药箱到村民家中出诊,并为村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建立健康档案等。

“遇到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留守老人,我们需要上门服务,有时半夜村民病来得急,打一个电话,我们也需要第一时间背药箱出诊。”徐茂林和陈晓华说。截止目前,“小两口”已累计门诊接诊余人次,入户走访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