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交汇处,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西南与泰安、莱芜相邻。说资源,淄博是一个有人文历史,有自然景观,有矿物资源,有工业基础的宝地。但说到利用资源,近些年,只能用无力来形容。初到淄博,会很不适应这种六区三县组团城市的格局,相比其他任何一个地市,这里每个区的感觉也只能说是个略大点的县城,区县之间均衡发展虽然不错,但是确实错过了前几年全国大搞城市化的大潮,规划和城建水平已经不可能站到全省第三的位置。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和小吃,区与区之间竟然还有收费站。这种城市格局第一反应是务必要做好城市交通,确切的说是跨区交通,这才是组团城市消除距离弊端的手段。然而就这么重要的工作,据说从02年左右就提出的城市轻轨,到现在还是见不到什么边。说起自然和人文资源,淄博可以小骄傲一下,这里有临淄区大大小小的齐文化遗址和博物馆,有淄川区古香古色的山村景色和众所周知的聊斋故事,有博山老城的山城景象,有博山沂源大小水库相连的山水溶洞景致,也有桓台高青的河滩湿地景观,有周村大街的古商气息。这在一般的北方城市里,是很少有这么多可用的旅游资源的,但是受限于交通的发展制约,以上所说的这些仅仅是本地人偶尔自驾选择的去处,根本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虽然感觉近两年开始想打出淄博旅游的名片,但是不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准备工作是不可能吸引外来游客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淄川的陶瓷文化园。工业旅游试图转型的不错创意,本地人公交都不方便去的地方,外地人会专程来看这?虽然挂上了淄川旅游集散地的名号,配套的周边交通和住宿没有着落,来过的人也会自认上当。另一个是博山山城的各种峪和农家乐。俯瞰博山全区是旅游资源和基础最棒的地方,城区有年代建设下的山城基础,整洁也不失年代感,城郊的鲁山原山山脉形成的姚家峪、樵岭前、镇门峪等大大小小的山间水库与景色连成一片,都是半天以内休闲游和朋友聚会的好选择,而博山菜鲁菜一大代表,理应是吸引周边省份地市两日三日休闲游的好牌。然而实际的情况则是各个景点村里各霸一方收起门票,区里市里却未做统一谋划,严重影响着出游体验,打坏了一手好牌。其实近两年淄博也在改变,关停企业虽有阵痛,但落后高污染的产业确实需要断腕的决心去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口的引入,毕竟说到底,人口才是一个城市的资源和未来。旅游和城市建设的模板并不难找,杭州西湖的模式不就是人家免费送来的教程么,用免费旅游引进的人口和带动的产业不正是人家崛起的路子么?真心希望淄博抓紧弄好城市轻轨建设和绿皮小火车这两张新牌,消除城市距离感,把淄博转型成依托旅游的小江南,别让他没落成第二个东北。老猫结语:一个有各种资源的城市,发展的眼光和视野却总缺乏格局观,难免让人惋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07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