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pf.39.net/bdfyy/bdfzd/160828/494716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3.html
点上方蓝字 那时邮电局的人都是到我所在的机关门诊部就诊。原来她和时任邮电局工会主席的李兄是一家人。为此我还顺口诌了几句打油诗发给了他:“淄博邮电一枝花,竟被俺哥摘回家,风流倜傥李老兄,原来本事这么大”。李兄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一时兴起,讲起诗词音韵,总是"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滔滔不绝。他还是个京剧票友,有一次,年过八旬的他还在视频中来了一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赢得了我和老伴一阵喝彩声。
当我们聊到那些多年未见的好友时,我想起了六十年代的乡邮员孙兆松。当年他骑着一辆绿色自行车,风雨无阻在博山区白塔、蕉庄、荫柳一线投递报纸邮件。年春节前夕,当时我正从市里下派驻荫柳做医疗预防工作。他到卫生所送报纸,我见他穿的单薄,天又下起鹅毛大雪,就把我娘给我做的一件便衣对襟棉祆给了他,次年4月我调回博山,他已回邮电局干后勤。我问李兄他的近况,打趣说,他还欠我一件棉袄呢。殊不知,原来他和嫂夫人还是亲戚。
真是"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几十年沧桑岁月,唯有花白的髭须才是唯一的见证,这怎能不令人停止话题陷入深深的惆怅之中,又怎能不使人感慨万端?正是"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啊。
春暖花开,疫情得以控制,我带老伴到淄川孝妇河畔游玩,看有人在岸边垂钓,便录一视频发给了老友们,李兄老家就是淄川洪山,见到照片和视频,他立马高兴回复,"随弟镜头又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交流使我们解除了心中烦闷,倾听使我们增强了信心。仨老头同频共勉,其乐融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