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的家庭便餐菜肴,主要是采取热炒、蒸炖、凉拌、油炸几种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青菜直接受季节的影响,品种单调,各个家庭的便餐简单朴素。平日就餐,炒,即葱姜下锅干炒,如:炒白菜、炒韭菜、炒萝卜条等,为调节口味,适当加点辣椒或放点虾皮。若有豆腐先用油煸一下,再加入青菜。最出名的是韭菜炒豆腐、芫荽菜炒豆腐,再加点红辣椒,很有味道。
一些菜品虽是粗菜但也有讲究,像最普通的芹菜炒肉,嫩的切长短适中,老的切要稍短,用火也大一点,在季节上讲究农历“七老八嫩”之说,七月的一般不做这个菜,而八月的芹菜炒肉嘣脆。还要讲究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葱、姜、甜酱需经煸炒后再放入芹菜快速煸炒,其特点是酱香浓郁、味道鲜美。又如炒土豆丝,经济实惠,四季不断。土豆含丰富的淀粉,既当菜又当饭。此菜讲究要切成两头均匀一致的细丝,用蒜片、红辣椒、葱姜、醋炝锅,香菜最后做俏头既好看又提味,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众多的家常菜中鸡蛋具有普遍性,按其制作方法上常分为三种。一是炒,用于炒西红柿、炒韭菜、炒黄瓜等。二是煎鸡蛋饼,葱煎鸡蛋、韭菜煎鸡蛋、香椿芽煎鸡蛋等。三是蒸,用鸡蛋和水搅匀放上葱花等上笼蒸熟,加上调好的酱油、醋、香油均适量,其特点软嫩可口,尤宜老人、小孩食用,是过去母乳不足时婴儿的主要食物补充。还有些老人早、晚用热开水浸鸡蛋用作喝头,以及五月端午吃的白煮鸡蛋等等吃法。
家常菜中的汤菜,在博山吃法很多,主要是以家庭经济条件而有所区别。由于汤菜热热乎乎,吃了舒服,在冬季特别受欢迎,若有豆腐粉条,即可炖肉和白菜。肉多了可以制作成肉丸和松肉,做烩菜吃,由于是半成品还便于储存,吃时非常方便。过去人们在冬季大白菜就是主打菜,家常便餐中围着它做文章,除了日常的炖白菜,熬白菜外,讲究一点家庭来了客,用生肉与大白菜一炖,再放上点海米就另有一番味道,若放在火锅里面就叫生肉火锅。
粉皮烩烧肉,是博山家常菜中一道名菜,过去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来了客人或想改善一下生活就去熟肉店买烧肉来切片,用葱、姜、酱油炝锅,与绿豆粉皮同烩,制作简单、老少皆宜。此菜软滑味醇,肥而不腻,富有典型的博山地方特色。
夏季是蔬菜生产旺季,叶菜类多且便宜,有的家庭就自制自磨小豆腐,又称涟浆,加上菜叶,既当饭又当菜,凉了用大葱、干辣椒热油一炝锅,味道更好。人口多的家庭就用豆面与菜叶直接做叫渣豆腐,吃起来粗一点但也另有味道,若与涟浆一样用油烩,味道更好。
家常菜中较好一点的是炸制菜,如炸藕盒,是将藕片夹上肉馅再裹上预先发好的面糊,放入油锅炸熟即成,同样方法还可炸茄盒。秋天炸扁豆盒,用豆腐做素馅,既经济实惠,且酥润可口,很受欢迎。
博山地处山岭,远离湖海,且交通不便,过去博山人吃鱼,鲜的少,咸的多,小干鱼之类,如“大头犒”等较多。陶、琉炉上的工人带饭拿上两条放到炉前烤一下就当菜吃,经火一烤味道奇香。在家里煎咸春鱼则是更好。鲜黄花鱼也有清炖和红烧的。“咸大鱼”曾是当地年轻人五月端午、八月十五节日走丈人家的重要礼物,它不仅好吃,关键是存放时间长,可一段一段切着吃用。臭虾米酱加大葱炒熟也是博山人的家常菜,价格便宜且下饭,还可炖豆腐,也很有特色。
博山人自古好客,家里来了亲友客人,很快就会端上数个有滋有味下酒菜,招待客人。通常有炒花生米、冻粉拌芹菜、酱肉、猪头肉拌黄瓜、松花蛋、炸虾片、炝肉皮等,条件好的家庭还要再炒肉片、炸肉、汆里脊等。
来源:博山饮食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