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有一道传统名菜——博山豆腐箱,它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制成,可荤可素,味道鲜美不腻口。

博山豆腐箱,又叫“山东豆腐箱”“齐国豆腐箱”,人们也为了简便,有时候将其称为“豆腐箱”。这道美食,是以豆腐为主要食材,切成长条块,入油锅炸制,然后将中间的豆腐挖空,填入炒制好的馅儿料,在蒸锅上蒸制后,浇上芡汁而成的。

博山豆腐箱

它的外观呈金黄色,“腹”中塞满了“奇珍异宝”,不但寓意好,而且卖相和味道也是上佳。炸过的豆腐在二次蒸制后,吸饱了汤汁,使这道菜在口感上,更为软嫩而有筋道。而且,豆腐中的馅料也是经过精心烹制,味道非常鲜美。

据文字记载,这道菜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创制的。当时,博山街上有位叫张登科的人,在京城一家店内当大师傅。此人聪明能干,技艺高超,有人称其为“博山厨师第一人”。凭借手艺,他在京城一干就是几十年,后来,到了光绪年间,五十多岁的张登科告老回乡。博山的很多人都知道,张登科是位烹调高手,有一家名为“庆和聚饭馆”便聘请他去掌勺。

一天,张登科在京时的掌柜到周村去办货,顺路到博山看望他。当老东家到庆和聚时已是晚上,饭馆已经没有像样的食材。这时,张登科灵机一动,用博山优质豆腐为主料,做了一道箱式素菜。此菜主要配料是用炒过的蝇头豆腐、海米、木耳、砂仁粉等装入箱内,整个外观呈箱形,用油炸成金黄色,勾芡后,更有金箱之感。席间,老东家吃到这道别具风味的素菜时,赞不绝口,并问他这道菜的名堂。于是,他便说出了实情。老东家说:“既然是新创的菜,那还没取名吧,我看这豆腐像一个宝箱,里面还盛满‘宝物’,就叫它‘豆腐箱’或‘豆腐箱取宝’吧”。

制作博山豆腐箱

但是,这家店没几年后,由于种种原因,生意做不下去,张登科便离开了。后来,他又回到京城,并将这道菜也带到京城的宴席上。

直到建国后,博山豆腐箱因其独特的做法和风味而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之列,深受中外宾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07.html